肾病综合征(nephrotic syndrome,NS)常用医嘱如下。
【概念】 肾病综合征(nephrotic syndrome)是以大量蛋白尿(尿蛋白>3.5g/d),低蛋白血症(血浆白蛋白<30g/L),水肿和血脂升高为主要特征的临床综合征。其中前2项为诊断所必需。
【病因和发病机制】 一般的,凡是能引起肾小球滤过膜损伤的因素都可以导致肾病综合征,按病因可以分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和继发性肾病综合征(表2-1)。
表2-1 肾病综合征的分类和常见病因
【病理及临床表现】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病理类型和临床特征如下(表2-2)。
表2-2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病理类型和临床特征
(续 表)
(续 表)
肾病综合征的主要并发症:感染,血栓、栓塞并发症,急性肾衰竭、蛋白质及脂肪代谢紊乱。
【诊断与鉴别诊断】 确诊肾病综合征;确认病因包括确定继发、原发肾病综合征,以及行肾活检确定病理类型;判定有无并发症。
需进行鉴别的继发性肾病综合征的病因主要包括以下疾病。
1.过敏性紫癜肾炎 好发于青少年,有典型的皮肤紫癜,可伴关节痛、腹痛和黑粪,多在皮疹出现后1~4周出现血尿和(或)蛋白尿,典型皮疹有助于鉴别诊断。
2.系统性红斑狼疮性肾炎 好发于青、中年女性,依据多系统受累的临床表现和免疫学检查,可检出多种自身抗体,一般不难明确诊断。
3.糖尿病肾病 好发于中老年人,常见于病程10余年以上的糖尿病患者。早期可发现尿微量白蛋白排出增加,以后逐渐发展成大量蛋白尿、肾病综合征。糖尿病病史以及特征性眼底改变有助于鉴别诊断。
4.肾淀粉样变性 好发于中老年人,是全身多器官受累的一部分。常需肾活检确诊。
5.骨髓瘤性肾病 好发于中老年人,男性多见,患者可以有多发性骨髓瘤的特征性临床表现,如骨痛、血清单株球蛋白增高,蛋白电泳M带及尿本周蛋白阳性,骨髓象显示浆细胞异常增生(占有核细胞的15%以上)。部分骨髓瘤性肾病患者可出现肾病综合征。多发性骨髓瘤的特征性临床表现有助于鉴别。
【医嘱方案】
1.一般治疗 凡有严重水肿、低蛋白血症者需卧床休息。水肿消失,一般情况好转后,可起床活动。
给予正常量[1.0g/(kg·d)]的优质蛋白饮食。热量保证充分。每千克体重不应<126~147kJ(30~35kcal)。尽管患者丢失大量尿蛋白,但由于高蛋白饮食增加肾小球高滤过,可加重蛋白尿并促进肾脏病变进展,故目前不再主张应用。水肿时应低盐(<3g/d)。为减轻高脂血症,少进食富含饱和脂肪酸(动物油脂)的饮食,而多吃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如植物油、鱼油)和富含可溶性纤维(如燕麦、米糠和豆类)的饮食。
2.对症治疗
(1)利尿消肿:①噻嗪类利尿药,常用氢氯噻嗪25mg,3/d,口服。长期服用应防止低钾、低钠血症。②潴钾利尿药,螺内酯20mg,3/d,口服。③襻利尿药,呋塞米(速尿)20~120mg/d,分次或静脉注射,在渗透性利尿药应用后随即给药效果更好。④渗透性利尿药,常用低分子右旋糖酐或羟乙基淀粉代血浆。⑤提高血浆胶体渗透压,血浆或血白蛋白等静脉输注均可提高血浆胶体渗透压,促进组织中水分回吸收并利尿,如接着应用呋塞米缓慢静脉滴注,每能获得良好的利尿效果。但由于输入的蛋白质均将于24~48h内由尿中排出,故不可输注过多过频,否则造成肾小球高滤过、高代谢引起肾小球脏层及肾小管上皮细胞损伤。
(2)减少尿蛋白:如ACEI类或ARB类药物,可通过有效的控制高血压作用而显示不同程度地减少尿蛋白,此外,亦可降低肾小球内压,有不依赖于全身血压的减少尿蛋白作用。
3.主要治疗——抑制免疫与炎症反应
(1)糖皮质激素:使用原则和方案是①起始足量。常用药物为泼尼松1mg/(kg·d),共服8周,必要时可以延长至12周。②缓慢减药。足量治疗后每1~2周减原用量的10%,当减少至20mg/d左右时症状易反复,应更加缓慢减量。③长期维持。最后以最小有效剂量(10~15mg/d)作为维持量,再服半年至1年或更长。激素在维持用量期间可改为2日量隔日1次顿服,以减轻激素的副作用。
(2)细胞毒药物:主要用于“激素依赖型”或“激素无效型”,协同激素治疗。临床多使用环磷酰胺(CTX),每2周0.6g静滴1次,累积总量为6~8g。
(3)环孢素A:常用于治疗激素和细胞毒药物无效的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每日每千克体重3~5mg,分2次口服,服药期间需监测并维持血浓度谷值为100~200ng/ml。服药2~3个月后缓慢减量,共服半年左右。
4.中医药治疗
5.针对并发症的治疗
【预后】 个体差异大,决定预后的主要因素包括病理类型、微小病变型肾病和轻度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的预后好。系膜毛细血管性肾小球肾炎、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及重度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预后差,疗效不佳。临床表现为高血压、高血脂和难以控制的大量蛋白尿可促进肾小球硬化,上述因素如长期得不到控制成为预后不良的主要因素。另外,存在感染、血栓、栓塞并发症者常影响预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