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抗凝治疗 肾静脉血栓一旦确诊,应立即给予肝素或低分子肝素或华法林等药物抗凝治疗来防止血栓进一步形成和肺栓塞,常需抗凝3~6个月,同时需要定期监测凝血指标;对于有高凝状态的患者应该行预防性的抗凝治疗。 急性肾静脉主干血栓可并发急性肾衰竭,预后差;慢性肾静脉血栓常借助于侧支循环静脉回流得以改善,预后较好。
肾静脉血栓形成(renal vein thrombosis)常用医嘱如下。
【概念】 指肾静脉主干和(或)分支内血栓形成,导致肾静脉部分或全部阻塞而引起的一系列病理改变和临床表现。
【病因和高危因素】 主要见于血液高凝状态(如肾病综合征等)、肾血流障碍(静脉受压)和外伤所致血管壁损伤。
【诊断依据】 有高危因素(如肾病综合征),患者出现腰痛,检查尿常规发现尿蛋白突然增加,伴血尿,肾功能突然恶化应高度怀疑,行肾静脉彩超,必要时行肾静脉造影以明确诊断。
【医嘱方案和禁忌】
1.抗凝治疗 肾静脉血栓一旦确诊,应立即给予肝素或低分子肝素或华法林等药物抗凝治疗来防止血栓进一步形成和肺栓塞,常需抗凝3~6个月,同时需要定期监测凝血指标;对于有高凝状态(如肾病综合征)的患者应该行预防性的抗凝治疗。
2.溶栓治疗 应尽早用药,起病后3~4d内溶栓治疗效果较好,常用尿激酶30万~100万U,每日监测纤维蛋白原等凝血指标,根据结果和是否有出血倾向来调整用量;对于有活动性出血的患者或2个月内发生过脑出血的患者禁用(彩图22、23,左肾静脉溶栓治疗前后CT改变)。
3.手术治疗 仅适用于急性肾静脉大血栓形成,保守治疗无效,但疗效不确定。
【疗效及预后评估】 急性肾静脉主干血栓可并发急性肾衰竭,预后差;慢性肾静脉血栓常借助于侧支循环静脉回流得以改善,预后较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