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结肠损伤部外置造口术

结肠损伤部外置造口术

时间:2023-04-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结肠损伤位于横结肠及乙状结肠活动肠段应行结肠损伤部外置造口术。1.抗休克 伴有休克的结肠伤,其死亡率可高达80%。因此,术前积极而有效地抗休克在结肠伤的治疗中具有重要的意义。1.因横结肠系膜较长,以行伤段肠袢外置术较安全简便,若伤口较小,可行缝合后外置。

【适应证】

结肠损伤位于横结肠及乙状结肠活动肠段应行结肠损伤部外置造口术(exteriorization of injuried colon)。

【术前准备要点】

1.抗休克 伴有休克的结肠伤,其死亡率可高达80%。因此,术前积极而有效地抗休克在结肠伤的治疗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2.抗生素的应用 目前多主张联合用药,如庆大霉素和克林霉素联合使用,术前开始用药,术后继续使用7~8d。

3.胃肠减压 可防止术后肠胀气。

【麻醉与体位选择】

硬膜外麻醉。平卧位。

【手术要点与技巧】

1.因横结肠系膜较长,以行伤段肠袢外置术较安全简便,若伤口较小,可行缝合后外置(图3-21)。在肠系膜置一玻璃管支撑。

2.如损伤超过结肠周径的一半,或结肠系膜的损伤严重影响肠壁血循环,需将损伤肠段切除,并做双管式结肠造口,或将结肠的远、近端分别拉出造口(图3-22),以后再择期修复。

【术后处理】

1.非梗阻病例,一般在术后2~3d切开肠壁,造口有粪便排出,须经常更换敷料。

2.手术时做插管减压者,术后连接引流瓶,并固定好勿使脱出,以免粪便污染腹壁切口,术后3~4d切开结肠时拔除。

3.支撑肠段的玻璃管在术后2周内拔除。不宜过早,以免外置肠段缩进腹腔。

图3-21 缝合后将伤段肠袢外置

图3-22 双管式结肠造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