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民国时期的许村学习

民国时期的许村学习

时间:2023-02-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尽管在传统的“士农工商”这“四民”之中“工”的地位要高于“商”,但在传统许村人的理念中是“士农商工”,手工业者社会地位要低人一等。吴某是否定居于许村尚不清楚。表5-28 歙县许村竹器生产合作社社员登记表续 表表5-29 歙县许村缝纫生产合作社社员登记表竹器社共有20人,其中5人为许村籍。也就是说,新中国成立前夕许村从事手工业的人数约占总人数的2.67%。
从业人员_徽州传统村落社会—许村

许村民国时期有多少人从事手工业呢?我们先根据现年(2009年)76岁的许世达回忆,将之整理列表如下:

表5-26 许村民国时期手工业从业者简表

以上据许世达回忆整理出了十七位手工业者的名单,有的已记不清原籍和名字。这十七位并不是许村本地人,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据他介绍,许村传统上秉承的是“以农为本,以末致财”的理念,即考不上功名者,要么规规矩矩务农,要么外出学商,这都属于正道,社会的认可度高。尽管在传统的“士农工商”这“四民”之中“工”的地位要高于“商”,但在传统许村人的理念中是“士农商工”,手工业者社会地位要低人一等。尽管宗族也没有明确规定不许学习手艺,但人们顾及社会舆论的压力,一般人家也不愿自己的孩子去学手艺,要学也不愿意在本地学习,当然也就不愿在本地从业了。到了民国末年,这一情况有所转变。查明昌所带的徒弟中就有一些是本地人,如许明清、汪福缘、金桂、陈玉辉。

下面再将歙县档案馆中的《歙县手工业联社·合作社人员花名册》(1956年卷)中有关许村的情况列表如下:

表5-27 歙县许村木器手工业生产社(组)社员登记表

上表所列的并非木器合作社全体成员的名单,而仅限于许村籍的7人。木器社原名单上总共有32人,其中木匠13人,漆匠5人,桶匠6人,锯匠2人,木板匠5人,榨工1人。许村籍的这7人中有木匠2人,桶匠3人,漆匠2人。这些人入社时年龄都偏大,文化程度偏低,有三人都超过了今天工人的退休年龄,而且这些人的祖籍都不是歙县的。表中所列与许世达回忆有重合的有漆匠徐福珍,另一位徐福禧是徐福珍的亲弟弟。徐氏兄弟的祖上就是在高阳村开“徐长泰”漆匠店的,祖籍江西南昌府人,咸丰年间辗转到许村从事油漆业。许家修在民国十八年所写的《重修石板坟石路记》中也谈到一位游走四方的石匠。许家修为了保证石板坟前的石坝不再被洪水冲毁,他遍寻名师。后经茶坦叶君推荐桐城吴某。“茶坦叶君过余曰:‘是路非桐城吴某弗为功。’余问何在?曰:‘吴在泾(县)、旌(德)、太(平)等邑包做路坝。’”可见当时的手艺人也是居无定所,什么地方有活干就到那里。吴某是否定居于许村尚不清楚。那些新中国成立后定居于许村的工匠们,情况估计也和徐家差不多,起先也是凭着手艺四处谋生,最后在许村定居下来,子承父业。他们中的一些佼佼者,甚至会得到村中绅士们的保护。民国时期,许村有名的木匠当属老程师。他是江西人,受“徐长泰”漆匠店之聘,长期在店中做细木活。因他在上海学过欧式家具的做法,懂得车工,所打制的家具新潮而精致,备受许村大户人家的欢迎。民国时,时常要抓壮丁,外乡人又常常成为被抓的对象。一次,这些外乡的手艺人一听说要抓壮丁,就一起躲到村口的登堂庙中,结果还是被捕获。当时,“徐长泰”店中被抓获的伙计中除了老程师以外,还有浙江东阳的雕匠老吴师。许村的乡绅们出面保下了老程师,而老吴师则被带走,后不知所终。

他们中的一些人还能随着市场的变化,学习新技术,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刘凤洋本来是一个锡匠。早期家庭日用器皿中,有许多都是锡制的。如祭器、礼器、酒具、四眼壶(内有四空心的圆柱,装开水时以利于保温)、粉盒(妇女擦粉之用)、水枧等这些用品全是锡制时。后来洋铁出现以后,水枧也就更新换代了,由砖枧、锡枧变成了洋铁枧。刘凤洋敏锐地把握住了这个商机,学习掌握了白铁枧的打制技术。此外他还掌握了轻巧实用的洋铁水桶、洋铁水勺、洋铁茶炊(大型的烧茶器具)等器物的打制技术,这使得他又多了一份谋生的资本。所以,他在1949年的工商业登记中就不是登记了“制锡”,而是登记了“洋铁”。

《歙县手工业联社·合作社人员花名册》除了木器社以外,还有竹器社和缝纫社,下面一并列表(见表5-28、表5-29)。

表5-28 歙县许村竹器生产合作社社员登记表

续 表

表5-29 歙县许村缝纫生产合作社社员登记表

竹器社共有20人,其中5人为许村籍。他们中有3人年纪较大,尤其是吕金苟入社时已67岁。他除了当竹匠外,还兼职宰猪。竹匠相对于木匠而言,市场较小。本地的竹匠主要从事的就是竹制农具编织和修补,春夏两季主要是农具活,秋冬两季编织些斗笠、菜篮之类的日用品。本地传统上不生产高档精美的竹器来外销,都以代户加工为主。

人数最多的要数缝纫社,总共有35人,其中许村籍有10人,年纪较轻,除了一位62岁的老师傅外,其他都在二三十岁之间,而且女性也占到四成的比例。当时大多数师傅还是以手工缝纫的方式来加工衣服。62岁的陈老七居然有十六年使用洋机(缝纫机)的工作经验,许淑瑾还在金华缝纫学校学习三个月。这些在当时都是开许村风气之先的。

在1956年之前,各类手工业社都集中在上丰成立,到1956年才撤出在许村成立自己的合作社。所以,还有砖工和铁器合作社仍归在上丰,其中砖工社有14人,铁器社有6人。这样算起来,许村总共有42位手工业者。第六章《商业贸易》中提到的理发师、铜匠、洋铁匠共计7人,两项合计为51人,这些人绝大部分都是在民国时期就从事手工业的。1950年,许村的人口是1 907人。也就是说,新中国成立前夕许村从事手工业的人数约占总人数的2.67%。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