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膀胱前壁局限性占位性病变

膀胱前壁局限性占位性病变

时间:2023-04-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膀胱癌也可向壁外生长,侵犯周围脂肪间隙及盆腔结构。唯一不符之处是本例非膀胱癌好发部位。本病主要与发于此部位的膀胱癌、脐尿管憩室等鉴别。

【病史摘要】

男,43岁。下腹痛伴血尿3个月。

【影像表现】

图A、图B为平扫轴位CT;图C、图D为增强轴位CT;图E、图F分别为矢、冠状增强重建CT。膀胱前壁偏顶部见壁增厚,呈不规则软组织密肿块,分叶状,向腔内、腔外突出。肿块内见少许低密度。增强后肿块中等度强化,境界更清楚。

【影像征象分析】

定位诊断明确为膀胱病变,考虑的病变有以下几种可能。

1.膀胱癌 好发于膀胱后壁、三角区,主要表现为局限性或弥漫性膀胱壁增厚,形成菜花样肿物向腔内突出,无蒂。膀胱癌也可向壁外生长,侵犯周围脂肪间隙及盆腔结构。临床上常伴有血尿。故本例首先考虑膀胱癌的诊断。唯一不符之处是本例非膀胱癌好发部位。

2.膀胱纤维瘤 为膀胱少见病变,病变起源于膀胱壁内的纤维组织,病变多呈扁平状,增强扫描轻度强化,本例与之不符。

3.膀胱嗜铬细胞瘤 异位嗜铬细胞瘤常见于膀胱,临床症状血尿少见,有阵发性高血压,病变多较大,形态规则,多呈圆形、椭圆形或梨形,囊变、坏死较多见。本例病变呈菜花状,无明显囊变、坏死,临床表现亦与上述不相符。

4.黄色肉芽肿性膀胱炎 罕见,一般为整个膀胱壁受累,膀胱多缩小,并表现为膀胱壁显著增厚,密度不均。本例与之不相符。

影像诊断:膀胱癌。

【最后诊断】

手术所见:脐尿管处包块,大小约4cm×5cm,质地韧,与膀胱组织分界不清,包块内含果冻状物质,与膀胱顶部粘连,行膀胱部分切除,术后送病理。

病理检查:脐尿管残端组织块约2.0cm×1.5cm,切面质韧,部分带有脂肪组织。镜下:异性细胞浸润性生长,腺管状排列,有大量的黏液分泌形成,核分离像易见,纤维脂肪组织内癌组织浸润。病理诊断:(脐尿管)黏液腺癌,浸润至膀胱壁肌层。

【讨论及误诊分析】

脐尿管为泄殖腔与尿囊退后化的残留,又称脐正中韧带,从膀胱前穹隆、顶部至脐部的中线结构,长度2~15cm。它是胚胎时期连接膀胱与尿囊的管道状残留物,至出生前内腔应闭锁。脐尿管癌占膀胱癌的1%,多为腺癌、移行上皮癌或二者混合,有报道黏液腺癌占95%。

脐尿管癌的CT表现为膀胱顶部或中线部位的软组织密度肿块,也可呈含有钙化(5%)的囊性包块。沿脐尿管和腹前壁延伸,其形态与膀胱癌相似。有学者提出脐尿管癌的诊断要点:①位于中线,膀胱前壁或顶壁;②存在脐尿管残留;③肿瘤和膀胱黏膜间有明确的界限;④有耻骨上肿块;⑤肿瘤生长于膀胱壁呈树枝状伸入Retzius间隙;⑥向肌肉或深层侵犯,上皮完整或有溃疡。本病主要与发于此部位的膀胱癌、脐尿管憩室等鉴别。

回顾分析,本例发病部位特殊,结合临床表现首先应考虑脐尿管癌。本病虽少见,但只要抓住其影像学的特征,就会“过目难忘”。在以后的鉴别诊断中就能想到此病。

(谢建强 姜依伦 陈宏伟)

【参考文献】

[1]周康荣.腹部CT.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3,288-297

[2]Mengiardi B,WiesnerW,Stofel F,et al.Case 44:Adenocarcinoma of the urachus.Radiology,2002,222(13):744-747

[3]Thali-Schwab CM,Woodward PJ,Wagner BJ,et al.Computed tomographic appearance of urachal adenocarcinomas:review of 25cases.Eur Radiol,2005,15(1):79-84

[4]殷薇薇,丛振杰,吴恩福,等.脐尿管病变的CT诊断.中华放射学杂志,2005,39(12):1303-1307

[5]杨 桦,冯平勇,刘怀军,等.脐尿管癌的CT表现(附4例报告).中华放射学杂志,1992,26(8):548-549

[6]陈新晖,张 廷.脐尿管异常的CT诊断(附6例报告).中华放射学杂志,1998,32(9):620-62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