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肿瘤类疾病的诊治,病理诊断至关重要。病理结果是决定一个肿瘤是良性或者是恶性的最重要的标准,也是决定患者下一步治疗的基础。临床大夫的检查、B超、CT、MRI甚至目前最新的昂贵的PET检查,都不能取代病理诊断这一标准。因此,取得标本进行病理诊断是诊治恶性肿瘤的最重要的一步,保存病理标本也是非常重要的。
对于外医院手术后来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进行治疗的患者,我们要求患者在进行化放疗等治疗之前拿外院的切片或标本进行会诊,确认恶性肿瘤的诊断后再开始治疗。这是因为,恶性肿瘤的治疗是具有伤害性的治疗,如果患者患良性肿瘤而按恶性肿瘤进行治疗,那么患者损失的不仅仅是金钱、还要经受身体上的痛苦,有时甚至要付出生命的代价。
很可惜的是有些患者标本和切片都拿不来,有时还要重取标本,既花时间又受痛苦;更糟糕的是有时很难取到,取不到不能明确诊断就影响治疗的开展。
相反,有些患者能拿到十几年前的标本,对这些标本进行一些新指标的检测,可以指导复发后的药物的治疗,可以采用一些新研制的药物进行治疗。
故事9 马女士18年前于协和医院进行了右乳癌改良根治术,当时还没有检查雌激素和孕激素受体的技术。4年前出现了纵隔淋巴结的转移,在外院经过化、放疗等治疗,病情仍逐渐进展,来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门诊时肺转移和肝转移都很严重了,患者已经出现了黄疸。肿瘤医院的专家建议她拿出了20年前的手术标本的蜡块检测了受体,结果雌激素受体阳性。因为患者已经绝经,建议患者使用了芳香化酶抑制药(一种内分泌治疗药物)进行治疗,患者的病情得到了明显的控制,病情稳定了1年。
保留手术病理标本是非常重要的事情。随着新药研究的发展以及新的检验技术在临床中的应用,除了诊断信息,病理标本能给治疗提供的有用的信息将会越来越多。
值得引起注意的是,临床症状、影像学(X片、B超、CT、PET-CT、磁共振检查)表现是不能确诊为癌症的。有的患者从临床症状到影像学检查甚至在探查手术时看到的都非常像恶性肿瘤,可病理学检查最后证明不是癌症,那患者最后就不是癌症患者,而且手术后预后很好,可以长期生存。
故事10 马小姐,19岁,未婚,是艺术学校钢琴专业的学生。因为下腹部逐渐隆起,经检查发现了盆腔肿物,形态不规则,范围很大,CT上看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术前诊断为恶性肿瘤。在手术前需要与家属进行术前谈话并需要她的父母签署手术同意书。谈话过程中告诉她的父母女儿患的是恶性肿瘤,虽然未婚,须要切除子宫及附件,以保证彻底完整地切除肿瘤。为了保住女儿的性命,她的父母同意了。手术过程中,打开腹腔,看到肿瘤弥漫生长,范围较术前估计还要大,主刀大夫取一块送冷冻病理检查(冷冻病理是为了在手术过程中快速确定肿瘤或其他病变的性质进行的一项病理检查,目的在于帮助手术大夫确定病变性质,决定如何切除病变和切除多大范围的病变)。回报为良性病变,手术大夫不敢相信,连续送了3次冷冻病理都报良性才按良性病变进行了手术,未切除马小姐的子宫和卵巢。这样马小姐就可以过上一个正常女性的生活,她们全家非常感激。术后随访5年,马小姐健康状况良好。
这个病例告诉我们,病理诊断是非常重要的,是临床诊断和影像学检查不能替代的。
与此相反,很多术前很像良性的病变切下来却是恶性的。在一些小医院有些患者的标本切下来后不仅没有做病理检查,医院还把标本扔了,导致后来疾病复发和转移后不知道原来病变是否为恶性;还有的因为转移至内脏很难再取到标本,无法明确诊断,非常影响后来的治疗,也使一些本来可能治愈的疾病变成了不能治愈的疾病。因此,在肿瘤类疾病的治疗中,应该充分重视标本的保存和病理诊断。
有时,有些肿物如乳腺肿物、肺肿物等在不能明确良恶性的情况下,术前应该做好良性和恶性两种切除手术的准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