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氏族谱中的《道昌公[12]祭田序》开宗明义:“祭之义有二:有家祭,有墓祭。其设不同,为祭则一。要之不过报本追远,而伸时思之敬耳。寒食上墓,源于唐开元间。且古有望墓为坛以祭祀者,后世遂相沿而为挂白之礼。”
明隆庆三年(1569)所编《新安歙北许氏东支世谱》中的《追远膳茔条目》中有:“清明拜扫之礼,所以尽追远之义,识祖宗丘墓于不忘也。承祖置有膳茔产业以祀各处祖墓,流传迄今。近年节,届清明,各房子孙公举一人为首,催取膳茔银两,至期预办祭仪。”许氏东支“流传迄今”的扫墓祭仪,是在南宋理宗景定辛酉年(1261)由许霖确定的。该谱的《列十五世传·霖公》中记有:“霖公字焕德……景定间进士……尝率宗族纂续元公、会公谱系,表志先茔,定拜扫年仪。”许霖生于庆元庚申年(1200),卒于咸淳丙寅年(1266),是宋理宗景定间的进士。他的一生主要生活在宋理宗时代,他主持修订族谱,并制定祭扫规仪。他在景定辛酉年写就的《思孝题盟前序》中谈及“顾吾族中标挂祖茔而拜扫之礼,虽举而犹未有备焉”。尽管此前已有拜扫之礼,但还不够完备。“初也人各自办,间有不预盟之人,已为可咎,又有自少至长而弗识祖考所葬之地。”开始时每人各顾各,其间也有约定但有人不按时参加,更有甚者连祖墓在何处也不清楚。可又有“春荐韭,夏荐麦,秋荐黍,冬荐稻,四时诣墓奠祀者”,有人不知祖墓在何处,有人四季都要到墓所去祭扫。为了统一标准,“众议自今而后视时物高下而敷金焉,岁请一人主之,以行其礼。务从简俭,戒过乎奢。周而复始,庶乎亦可以行,亦可以久”。今后,每年视收成的好坏来定祭祀费用的多寡。每年由一人负责,祭祀务从节俭,族众轮流负责,这样祭仪方可行之久远。这是许村许氏合族扫墓的最早记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