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临床医师申请病理诊断的原则

临床医师申请病理诊断的原则

时间:2023-04-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临床医师应认真填写病理申请单。任何临床医师及研究生不得擅自切开标本,或切取部分标本留做他用,以免造成误诊或漏诊。临床医师应了解手术活检、穿刺活检、冷冻诊断及细胞学诊断的适用范围和局限性,以及不同病理诊断对取材的特殊要求。临床医师对可疑的病变应决定是否再送冷冻或结束手术,等石蜡结果。

病理诊断是病理医师应用病理学知识、有关技术和个人专业经验对临床医师送检的患者标本进行病理学观察,结合临床资料,综合分析后获得的关于该患者疾病病变性质的判断和具体疾病的诊断。由此可见,完整而准确的病理诊断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临床医师提供的精确临床资料、足够而完好的组织标本。因此,临床医师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病理申请单的填写

临床医师应认真填写病理申请单。包括真实的患者情况(真实的姓名、年龄、性别、床号、住院号等)、确切的病史(如发病时间、月经史、手术史等)、尽可能详细的体检所见或手术所见、确切的取材部位、有关的影像学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如果曾做过病理检查,需将原病理号写明,最后要注上清楚的签名和联系方式。

(二)病理标本的获取与处理

正确获取病理标本是准确病理诊断的前提,因此,临床医师在获取病理标本时应注意:

1.小活检标本 要取病灶内新鲜组织,避开坏死区,垂直切取并达一定深度,避免挤压或钳夹;淋巴结活检应取颈部完整淋巴结,若疑为肿瘤转移,则取引流区域淋巴结;若为体表小肿块,则应完整摘除。标本切除后应立即放在10%中性甲醛固定液内,名称标签贴在瓶子表面,标本瓶子的瓶口要足够大,以便标本固定后易于取出,不同部位标本应分别标记或分瓶。

2.手术大标本 手术后的标本不应放置时间过长,较大的标本应及时切开固定,固定液应为标本的5倍以上。任何临床医师及研究生不得擅自切开标本,或切取部分标本留做他用,以免造成误诊或漏诊。如果确需留取标本研究用,也请把标本送到病理科,由病理医师取材。

3.胸、腹水标本 细胞学检查是病理诊断的重要方法之一,阳性检出率的高低对临床诊断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保证送检标本细胞不变性非常关键。新鲜胸腹水抽出后应立即送到病理科;如果不能及时送检,应加纯甲醛,即送检液体9份、纯甲醛1份比例。

4.细针穿刺标本 细针穿刺活检对体表及某些脏器病变的诊断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穿刺出的组织应放置在10%的中性甲醛中;穿刺出的组织液应均匀涂在玻片表面(涂有蛋清甘油)后,立即放在95%乙醇中固定;当临床怀疑为恶性淋巴瘤时,不适合穿刺,应取活检。

(三)病理诊断的适用范围和局限性

临床医师应了解手术活检、穿刺活检、冷冻诊断及细胞学诊断的适用范围和局限性,以及不同病理诊断对取材的特殊要求。如对于淋巴结大患者,若疑为淋巴瘤,应完整活检并最好取颈部淋巴结;若疑为肿瘤转移,则穿刺即可获得足够标本。冷冻诊断适用于术中决定手术范围及术式选择,一般应术前预约。临床医师应清楚病理诊断是以石蜡切片为最后诊断,而冷冻诊断只能作为手术中的参考诊断,冷冻诊断是在短时间内作出的,由于受标本大小、制片质量的影响,诊断准确性有一定的局限性。临床医师对可疑的病变应决定是否再送冷冻或结束手术,等石蜡结果。另外,临床医师还应了解一些不宜做冷冻诊断的情况,如:①涉及截肢等严重致残的手术;②淋巴结(淋巴瘤);③过小的标本(小于0.2cm);④术前经常规活检易获得的标本(内镜活检标本、皮肤活检标本等);⑤骨及钙化标本或脂肪组织;⑥主要根据生物学行为来判定性质的标本;⑦已知具有传染性的标本;⑧依据核分裂计数来判定性质的标本。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