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性肿瘤不仅在局部呈浸润性生长,而且还可以通过各种途径扩散到身体其他部位继续生长,扩散的方式通常有以下两种。
(一)直接蔓延
由于恶性肿瘤具有明显的浸润性,所以在生长过程中瘤细胞连续不断地沿着组织间隙、淋巴管、血管或神经束衣侵入和破坏邻近正常组织或器官,并继续生长,称为直接蔓延。这是恶性肿瘤的主要特征之一。如乳腺癌可以穿过胸肌和胸壁侵入胸膜,甚至到达肺。晚期宫颈癌可向前后蔓延至膀胱和直肠等。
局部浸润和蔓延的机制比较复杂,以癌为例大致可分为以下4个步骤。第一步,癌细胞表面黏附分子减少。正常上皮细胞表面有各种黏附分子,将其彼此黏附在一起,不能单独分离。肿瘤细胞表面黏附分子减少,使细胞彼此分离。第二步,癌细胞与基底膜的紧密黏着。正常上皮细胞与基底膜的附着是通过上皮细胞基底面的一些分子介导的,如层粘连蛋白(laminin,LN)受体。癌细胞表面有许多LN受体,并分布于癌细胞的表面,使癌细胞与基底膜的黏着增加。第三步,细胞外基质的降解。癌细胞产生蛋白酶(如Ⅳ型胶原酶),溶解细胞外基质成分(如Ⅳ型胶原),使基底膜产生局部缺损,有利于癌细胞通过。第四步,癌细胞移出。癌细胞借助于阿米巴运动通过基底膜缺损处移出。癌细胞穿过基底膜后,进一步溶解间质结缔组织,在间质中移动。到达血管壁时,又以相似的方式穿过血管的基底膜进入血管。
(二)转移
转移是恶性肿瘤最主要的生物学特征之一。瘤细胞离开原发部位,侵入淋巴管、血管或体腔,随血液或淋巴液等被带到他处继续生长,形成与原发瘤相同类型的肿瘤,这个过程称为转移(metastasis)。新形成的肿瘤称为转移瘤,或称继发瘤。转移是由于肿瘤细胞迁移的结果,转移也是恶性肿瘤难以根治的主要原因。良性肿瘤不转移,只有恶性肿瘤才可能发生转移。肿瘤常见的转移途径有以下几种。
1.淋巴转移 淋巴转移主要是癌的转移方式。癌细胞侵入毛细淋巴管,被淋巴液首先带到局部淋巴结,形成转移病灶,这是淋巴转移的主要方式(图4-8)。如乳腺癌转移到同侧腋窝淋巴结,甲状腺癌转移到颈部淋巴结,阴茎癌转移至腹股沟淋巴结等。瘤细胞到达淋巴结,先聚集在其被膜下边缘窦中,以后继续繁殖生长,可累及整个淋巴结,使淋巴结增大,变硬,切面灰白色。有的癌肿因引流淋巴管阻塞,则可经侧支循环或逆行到其他淋巴结。如鼻咽癌,部分患者最早临床表现为颈部多个淋巴结或双侧颈部淋巴结的转移灶。有时可转移到远处淋巴结,最后可经胸导管进入血液,再继发血道转移。需注意,患者局部淋巴结肿大,并非均有转移癌,也可能是机体局部免疫和炎症反应的结果。
图4-8 淋巴道转移模式
1.原发癌;2.癌细胞沿输入淋巴管转移;3.淋巴结内转移;4.经输出淋巴管转移到淋巴管主干及血流;5.逆行性淋巴管转移;6.淋巴管内癌细胞栓
2.血道转移 血道转移主要是肉瘤的转移方式,癌的晚期及少数癌(以血管为主要间质的癌)也以血道转移为主。瘤细胞经毛细血管及小静脉入血,也可经淋巴道入血。但是,恶性肿瘤细胞入血,并不意味着一定会经血道转移。动物实验表明,向静脉注入瘤细胞,24h后只有1%的瘤细胞形成了肺转移灶。因为瘤细胞能否发生转移取决于其自身状态(死亡、休眠或活化)及机体的免疫状态和局部组织的状况(局部血供情况及有无损伤)。血道转移的运行途径与血栓栓塞过程相似。如肺的转移瘤多来自乳腺癌、肾癌、骨肉瘤等。肝脏的转移瘤多来自胃肠道癌肿。若瘤细胞侵入肺静脉,瘤细胞可经左心到达全身各器官,发生全身广泛转移。此外,侵入胸、腰、骨盆静脉的肿瘤细胞,也可以通过吻合支进入脊椎静脉丛(Baston脊椎静脉系统),例如前列腺癌就可通过此途径转移到脊椎,进而转移到脑,这时可不伴有肺转移。
在血道转移所累及的器官中,最常见的是肺,其次是肝。故临床上判断有无血道转移,以确定患者的临床分期和治疗方案时,做肺及肝的影像学检查是非常必要的。转移瘤常为多发,散在分布,结节状,边界清楚,多接近于器官的表面(图4-9)。如转移的瘤结节靠近器官的表面,由于瘤结节中央出血、坏死而下陷,呈脐状下凹,即所谓“癌脐”。
图4-9 转移瘤
肝切面上散在分布多个转移结节,边界较清
单个癌细胞绝大多数被机体的自然杀伤细胞消灭,但被血小板凝集成团的癌细胞形成的瘤栓不易被消灭,并可与形成栓塞处的血管内皮细胞黏附,然后通过局部浸润机制形成新的转移灶。此外,血行转移的位置在某些肿瘤具有对某些器官的特殊亲和性,可能与这些器官的血管内皮上有与癌细胞表面黏附分子特异结合的配体,或靶器官能释放某些吸引癌细胞的化学趋化物质,而某些组织或器官的环境不适合肿瘤的生长有关。
3.种植性转移 系指体腔内器官的肿瘤蔓延至器官的表面时,肿瘤细胞可脱落并种植在体腔内各器官表面或浆膜面继续生长,形成多数转移瘤,称为种植性转移。种植性转移常见于胸腔或腹腔器官的癌瘤。如胃肠道黏液癌侵及浆膜后,可种植到大网膜、腹膜、腹腔内器官表面甚至卵巢等处。在卵巢可引起双侧卵巢体积增大,镜下见富于黏液的印戒细胞癌弥漫分布,这种特殊类型的卵巢转移瘤称为Krukenberg瘤。Krukenberg瘤不一定都是种植性转移,也可通过淋巴道和血道转移而来。
肿瘤转移到浆膜腔后可引起以下后果:①浆膜腔可发生血性或浆液性积液,由于浆膜下淋巴管或毛细血管腔有癌栓形成或癌细胞刺激浆膜,致血管壁通透性增加使浆液渗出,并因癌细胞破坏引起出血。对积液进行脱落细胞学检查有助于恶性肿瘤的诊断。②瘤细胞浸润使浆膜腔粘连。在少数情况下,种植性转移可发生在外科手术时,即通过手术器械或手套在手术野附近引起肿瘤细胞播散而形成继发瘤,即“手术接触种植”,因此,在施行外科手术时应尽量避免切破肿瘤或使肿瘤与伤口接触,以免术后发生接触种植瘤。
转移是恶性肿瘤的生物学特性,与一些基因改变有关。现已发现一种肿瘤抑制基因nm23的表达水平与肿瘤的侵袭转移能力有关,该基因定位于17号染色体,在侵袭性强的肿瘤nm23基因丢失。有些编码与浸润有关的蛋白,如上皮钙粘素、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物基因,被视为转移抑制基因。
附:原发瘤与转移瘤的鉴别
在临床病理实践中,对于恶性肿瘤常常需要鉴别其为原发性或转移性。这种鉴别有时相当困难,需要病理与临床密切结合进行分析,才能得出比较正确的诊断。
1.病史 多数情况下,身体两个以上的肿瘤,先出现者为原发瘤,后出现者为转移瘤。
2.数目 原发瘤常为单个,转移瘤常为多个。但应注意,肺、肝的原发癌也可呈多个结节。
3.癌周组织 癌巢附近的组织对临床鉴别有参考价值。在颈部、皮下癌组织旁见到残余的淋巴结组织,则有利于转移癌的诊断。恶性黑色素瘤伴有交界痣,乳腺癌伴有囊性增生等则有利于原发癌的诊断。
4.癌组织的形态与结构 转移瘤多保留原发肿瘤的形态、结构特点。如卵巢乳头状腺癌转移至肝仍保留乳头结构。部分转移瘤与原发肿瘤在形态上不尽一致,如部分甲状腺腺癌,其原发癌滤泡不清,而其骨转移瘤可见明显的滤泡和胶质。
5.部位 肺的转移癌多来自肾、肝、子宫和乳腺等各种癌组织。肺癌常转移至肾上腺、骨和脑等。骨的转移瘤多来自甲状腺、前列腺和肾。乳腺癌易转移到肾上腺、卵巢等处。
转移至淋巴结的未分化癌易与原发于淋巴结的淋巴肉瘤相混淆。前者常有形成癌巢的倾向,多形成团块状,而后者弥散;前者的细胞大小、形态各不相同,后者则比较一致;前者核染色质粗而深染,后者此特点不明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