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人类的心肌炎以柯萨奇病毒B组感染最为常见。病毒对心肌的损害是病毒直接破坏心肌细胞,影响其能量代谢。胎儿在头3个月内感染风疹病毒,可出现心内膜下心肌的无反应性心肌细胞坏死。妊娠后期,胎儿感染柯萨奇病毒则可出现全心炎,多数有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新生儿发生的病毒性心肌炎可见心肌细胞坏死及粒细胞浸润。
病毒性心肌炎比较常见,是由亲心肌病毒引起的原发性心肌炎症,常累及心包,引起心包心肌炎。
【病因与发病机制】 病毒性心肌炎主要由各种病毒引起,常见的病毒有柯萨奇病毒、人肠弧病毒、流感病毒、腮腺炎病毒、风疹病毒和麻疹病毒等。人类的心肌炎以柯萨奇病毒B组感染最为常见。病毒对心肌的损害是病毒直接破坏心肌细胞,影响其能量代谢。也可通过T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间接破坏心肌细胞。此类亲心肌病毒糖蛋白衣壳的分子结构与心肌细胞膜的糖蛋白相似,所以在病毒感染后,机体产生的抗体,既针对感染的病毒,又针对心肌细胞,导致心肌细胞损伤。
【病理变化】 病变因患者年龄差异有所不同。
胎儿在头3个月内感染风疹病毒,可出现心内膜下心肌的无反应性心肌细胞坏死。妊娠后期,胎儿感染柯萨奇病毒则可出现全心炎,多数有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新生儿发生的病毒性心肌炎可见心肌细胞坏死及粒细胞浸润。以后出现巨噬细胞、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和肉芽组织形成。
在成人,可见心脏略大,心腔扩张,尤以左心室明显。心肌松软,切面可见散在的灰白色或灰黄色斑点病灶。病变可累及心房后壁、室间隔和心尖区,有时可累及传导系统。镜下:心肌间质水肿,伴有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浸润,心肌有散在的灶状坏死。后期可见明显的弥漫性心肌间质纤维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