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子宫平滑肌瘤
子宫平滑肌瘤为女性生殖系统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如果将微小的平滑肌瘤也算在内,30岁以上的妇女发病率高达70%。此病多见于中年妇女,不孕妇女更多见。其发病可能与过度的雌激素长期刺激有关。当肿瘤较小的时候,多数患者没有症状,部分患者出现月经量过多,下腹部不适及局部肿块,肿瘤较大时可有局部压迫症状。多数肿瘤在绝经期后可逐渐萎缩,在妊娠期或者应用雌激素可以使其增大。
【病理变化】
肉眼观:肿瘤可见于子宫任何部位,但绝大多数(95%)发生在宫体,尤其后壁。单发或多发性,以多发性最常见。肿瘤数目与大小不等,多者可达100个以上。肿瘤体积差别悬殊,巨大肿瘤体积可超过30cm;体积最小者仅显微镜下可见。肿瘤一般外观呈球形,尤其发生在肌间者,性质较宫壁肌组织为硬韧,切开后常随“包膜”及周围组织收缩而突出,色微红或淡黄,与粉红色宫壁肌组织分界清楚,易于剥出。肿瘤切面平整,肌纤维呈编织样或漩涡状结构,有时见小的囊腔;当肿瘤蜕变时,质较软,结构不清,或见明显坏死,出血及囊性变等继发性改变。
镜下观:肿瘤与正常的平滑肌细胞形态非常相似,但瘤细胞比较密集,常形成纵横交错的编织状,漩涡状排列结构,胞质红染,瘤细胞核呈长杆状,两端钝圆。核分裂象少见,缺乏异型性。肿瘤与正常平滑肌界限清楚。
子宫肌瘤恶变率很低,一般为0.2%~0.5%,如果肿瘤生长速度快,出现广泛的坏死,边界不清,细胞异形,核分裂象增多,一般核分裂在每10个高倍视野达到5个以上就可以诊断为平滑肌肉瘤。
【临床病理联系】 一般来说子宫肌瘤很少出现临床症状,不过根据所处的位置不同,也可以引起不同的临床症状。
1.月经过多或不规则流血黏膜下平滑肌瘤表面溃疡引起的不规则出血;子宫肌瘤常合并子宫内膜增生过长。
2.压迫症状及腹部包块肿瘤长到一定的大小后,有下坠感,严重者可压迫膀胱、直肠引起大小便不适或不畅;腹部常可触及包块。
3.疼痛常发生于浆膜下肌瘤扭转或者发生红色变性的时候。
4.平滑肌瘤 可导致自然流产、胎儿先露异常和绝经后流血。
(二)子宫平滑肌肉瘤
子宫平滑肌肉瘤(leiomyosarcoma)多为一开始即为恶性,少数发生于平滑肌瘤恶变。诊断主要有三个标准:①核分裂象10个/10HPF以上;②有细胞异型性;③向周围组织或器官有浸润。也常经血道转移至肺、胸膜等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