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及淋巴细胞

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及淋巴细胞

时间:2023-04-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胰岛细胞瘤多数具有分泌功能,已知的功能性胰岛细胞瘤有6种,即胰岛素瘤、胃泌素瘤、胰高血糖素瘤、生长抑素留、血管活性肠肽瘤和胰多肽瘤。胰岛细胞瘤在HE染色片上不可能区分出细胞的种类,常需借助特殊染色、电镜及免疫组化技术来加以鉴别。恶性者称为胰岛细胞癌,常依据其生长方式和有无转移来进行诊断。

胰岛细胞瘤(islet-cell tumor)多数具有分泌功能,已知的功能性胰岛细胞瘤有6种,即胰岛素瘤、胃泌素瘤、胰高血糖素瘤、生长抑素留、血管活性肠肽瘤和胰多肽瘤。胰岛细胞瘤在HE染色片上不可能区分出细胞的种类,常需借助特殊染色、电镜及免疫组化技术来加以鉴别。

1.胰岛素瘤(insulinoma)是由胰岛B细胞发生的内分泌肿瘤。临床特点为:①高胰岛素血症和低血糖;②发作时出现恍惚、意识障碍甚至昏迷,注射葡萄糖可缓解;③空腹血糖低于50mg/dl。

肉眼观,呈黄色结节,包膜完整或不完整,大小为1~2cm,切面色微黄。镜下观,瘤细胞似胰岛细胞,呈多角形或柱状,胞质颗粒状,细胞排列成条索或巢状,周围绕以血窦。间质中常出现淀粉样物质或钙盐沉积。恶性者称为胰岛细胞癌(占10%),常依据其生长方式和有无转移来进行诊断。

2.胰高血糖素瘤(α细胞瘤)较少见,分泌过量的高血糖素,引起高血糖和糖尿、体重下降等症状。肉眼观,多为单发,常发于胰尾和胰体部。镜下观,与B细胞肿瘤相似,1/3为恶性。

3.胃泌素瘤(gastrinoma)又称G细胞瘤。临床特点为:Zolling-Ellison综合征—高胃酸、顽固性消化道溃疡、胃泌素瘤3者的统称;常有水样泻和脂性腹泻。肿瘤体积小,一般在2cm以内,常为多发性,恶性率高(50%~70%)。

(金在顺)

病例及思考题

病例1

患者,女,28岁,因心悸、怕热多汗,食欲亢进,消瘦无力,体重减轻,来院就诊。体格检查:T37℃,P99/min,双眼球突出,睑裂增宽,双侧甲状腺弥漫性对称性中度肿大。基础代谢率+57%(正常范围:-10%~+15%)。T3、T4水平升高,甲状腺摄I131率增高。入院后行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标本送病理检查:肉眼见甲状腺弥漫性肿大,表面光滑。切面质实,色灰红,呈鲜牛肉状外观。镜下可见甲状腺滤泡弥漫性增生,上皮细胞呈柱状,并形成乳头状结构突向滤泡腔。滤泡腔较小,腔内胶质少而稀薄,靠近上皮边缘有成排的吸收空泡。间质血管丰富,明显充血,有大量淋巴细胞浸润并有淋巴滤泡形成。

【思考题】

1.根据上述资料,对患者做出病理诊断并提出诊断依据。

2.根据上述资料,进行临床病理联系。

3.除本例外,还有哪些疾病能导致甲状腺弥漫性肿大?

病例2

患者,女,46岁,颈部肿物已多年,近来体积逐渐增大,并出现吞咽困难、声音嘶哑等压迫症状而入院就诊。体格检查发现,甲状腺明显肿大,表面触及多数结节,检测甲状腺功能无明显变化。行甲状腺切除术,标本送病理检查:肉眼见肿大的甲状腺表面及切面有大小不一,数目不等的结节,境界清楚,无包膜。镜下可见甲状腺滤泡大小不一,有高度扩张充满胶质的滤泡,有不含胶质的小滤泡,间质纤维增生。

【思考题】

1.根据以上资料给患者做出诊断,并提出诊断依据。

2.患者患病的原因是什么?

3.患者为什么会出现吞咽困难、声音嘶哑等压迫症状?

4.甲状腺出现结节的疾病还有哪些?

5.本病与甲状腺瘤如何区别?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