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肺外器官结核病

肺外器官结核病

时间:2023-04-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肺外器官的结核病变多数只限于一个器官内,常为原发性结核病血源播散所形成的潜伏灶进一步发展的结果。继发性肠结核病,绝大多数继发于活动性空洞型肺结核病,反复咽下含结核菌的痰而引起。关节滑膜内有结核性肉芽组织形成,关节附近软组织水肿和慢性炎症形成,故关节部位明显肿胀。当病变痊愈时,关节腔内炎性肉芽组织纤维化,造成关节强直。病人患者腹胀、腹痛、腹泻及中毒症状。

肺外器官的结核病变多数只限于一个器官内,常为原发性结核病血源播散所形成的潜伏灶进一步发展的结果。多呈慢性经过,常见于肠、腹膜、肾、生殖器官、脑膜、骨关节、淋巴结等器官组织。

(一)肠结核病

肠结核病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类型。原发性肠结核,一般是因饮带有结核菌的牛奶而感染,很少见,常发生于小儿,形成肠原发综合征(肠的原发性结核溃疡、结核性淋巴管炎、肠系膜淋巴结结核)。继发性肠结核病,绝大多数继发于活动性空洞型肺结核病,反复咽下含结核菌的痰而引起。好发部位在回盲部(占85%)。因该段肠管淋巴组织最为丰富,结核菌易于通过肠壁淋巴组织侵入肠壁,其次该段食物停留时间较长,接触细菌机会较多。依其病变的特点可分为2型。

1.溃疡型病变的肠壁组织发生干酪样坏死,黏膜破溃脱落后形成溃疡。因结核菌侵及肠壁环形淋巴管,因此典型的溃疡多呈带状,与肠纵轴相垂直,边缘参差不齐,底部干酪样坏死。其下方为结核性肉芽组织。在肠浆膜面见多数灰白色结核结节连接成串,因结核性淋巴管炎所致。肠溃疡常因瘢痕收缩而致肠狭窄,临床上常有腹痛、腹泻、营养障碍等症状。

2.增生型以大量结核性肉芽组织形成和纤维组织显著增生,肠壁高度肥厚变硬、肠腔狭窄为特征(图12-5)。临床上出现慢性不完全性肠梗阻的表现。右下腹可扪及包块,要注意与肠癌相鉴别。

图12-5 肠结核病(增生型)
图示肠壁高度肥厚变硬、肠腔狭窄

(二)结核性脑膜炎

常见于小儿,往往是肺原发综合征血源性播散的结果。病理变化以脑底(脑桥、脚间池、视神经交叉等处)的软脑膜和蛛网膜下腔最严重。肉眼观,可见有多量灰黄、浑浊、呈胶冻样的渗出物积聚,偶见很小的灰白色结节。镜下观,蛛网膜下腔内炎性渗出物主要由浆液、纤维蛋白、巨噬细胞、淋巴细胞组成,常有干酪样坏死,偶见结核结节形成。脑脊液内可查见结核杆菌。

(三)泌尿生殖系统结核病

1.肾结核病最常见于20~40岁,男多于女。多为血源播散之结果、多为单侧性(90%)。病变始于皮、髓质交界处或乳头体内。病变继续扩大,发生干酪样坏死,破溃入肾盂,形成多发性的结核空洞,最后使肾仅剩一空壳(图12-6)。液化的干酪样坏死物随尿液下行排出,常使输尿管和膀胱感染。输尿管结核可使其黏膜发生溃疡,肉芽组织增生,管壁增厚、腔狭窄,发生阻塞,引起肾盂积水或积脓。膀胱结核首先累及三角区,形成溃疡,以后可累及整个膀胱,使其壁纤维化、挛缩,致容积缩小。同时可使对侧输尿管口狭窄,造成健侧肾引流不畅,引起肾盂积水。也可发生结核杆菌逆行感染对侧肾脏。临床上患者可出现血尿、脓尿、菌尿,尚可有尿急、尿频、尿痛等症状。

图12-6 肾结核病
肾内结核病灶发生干酪样坏死形成多发性的结核空洞

2.生殖系统结核病男性生殖系统结核病最常累及附睾。其感染途径为结核菌经尿道感染,至精囊和前列腺,以后蔓延到输精管、附睾,睾丸偶可受累。病变的附睾渐肿大变硬,轻微疼痛或无痛,与阴囊粘连,如发生溃破则形成窦道向外排出稀薄脓液,长期不愈。

女性生殖系统结核多系血道或淋巴道播散的结果,输卵管结核最为常见,为不孕的原因之一。

(四)骨关节结核病

多系血源播散所致,常见于儿童和青少年。骨结核多侵犯脊椎骨、指骨及长骨骨骺等处。关节结核多侵犯髋、膝、踝、肘等关节,其诱因多为外伤。

1.骨结核分2型:①干酪样坏死型,有明显的干酪样坏死,破坏骨质而形成死骨。常累及骨周软组织,引起干酪样坏死和结核性肉芽组织形成。坏死液化的干酪样坏死物在骨旁形成无红、热、痛的结核性脓肿时,称为冷脓肿(或寒性脓肿)。穿破皮肤形成经久不愈的窦道。②增生型,少见,主要形成结核性肉芽组织,骨小梁被侵蚀、吸收和消失,无明显干酪样坏死和残骸形成。病灶由结缔组织包裹而静止。

脊椎结核最常见,多见于第10胸椎~第2腰椎,偶见于颈椎。椎体常常发生干酪样坏死,累及椎间盘和邻近椎体,使之破碎塌陷,不能负重,导致脊柱后凸畸形(驼背)(图12-7)。干酪样坏死物液化后可在局部或沿筋膜间隙向下在远隔部位形成“冷脓肿”(如腹股沟、臀部)。由于脊椎后凸和椎旁结核性肉芽组织或“脓肿”形成,可压迫脊髓,引起截瘫,导致终身残废。

2.关节结核多伴有骨结核。发生于骨骺或干骺端的干酪样坏死病灶,侵入关节软骨和滑膜时则形成关节结核。关节腔内有浆液、纤维蛋白性渗出物,游离的纤维蛋白凝块长期互相撞击,可形成白色圆形或卵圆形小体,称为关节鼠。关节滑膜内有结核性肉芽组织形成,关节附近软组织水肿和慢性炎症形成,故关节部位明显肿胀。病变也可向皮肤溃破形成窦道。当病变痊愈时,关节腔内炎性肉芽组织纤维化,造成关节强直。

图12-7 脊柱结核
椎体结核破碎塌陷导致脊柱后凸畸形

(五)淋巴结结核病

颈部、支气管旁、肠系膜淋巴结为最常受累部位,病原菌可来自肺门淋巴结结核或口腔、咽喉部结核感染灶。淋巴结常成群受累,渐肿大,彼此粘连,形成较大的包块。颈淋巴结结核中的干酪样坏死物液化后,穿破皮肤,在颈部形成多数的经久不愈的窦道,俗称“老鼠疮”。

(六)结核性腹膜炎

结核性腹膜炎多继发于溃疡型肠结核、肠系膜淋巴结结核或输卵管结核。多见于青少年,可分为湿、干两型,以混合型为多见。

1.湿型腹膜上密布大小不等的结核结节,腹腔内大量腹水,腹水呈草黄色或为血性。病人患者腹胀、腹痛、腹泻及中毒症状。

2.干型腹膜上除见结核结节外,尚有大量纤维蛋白性渗出物,机化后引起肠管间、大网膜、肠系膜广泛的粘连,患者因肠粘连而出现慢性肠梗阻症状。临床上,腹部可触及一横行肿块,为收缩粘连的大网膜,因腹膜增厚触诊时有柔韧感或橡皮样阻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