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性休克是由于抗原物质进入被致敏的机体后,与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上的IgE结合发生细胞的脱颗粒现象,释放出多种具有生物活性的物质,如组胺、激肽原酶、白三烯、前列腺素、血小板活化因子等,这些物质具有强烈的扩血管作用,增加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发生快速的超敏反应,导致大量的血浆渗出到组织间隙,循环血容量急剧减少,发生过敏性休克。
【常见病因】
引起过敏性休克的主要变应原多为药物,以青霉素引起的过敏性休克最为常见,此外普鲁卡因、头孢霉素也常发生。血清过敏主要以注射血清制品或动物免疫血清常见。
【临床表现】
发病突然,多数在注射或接触变应原数秒至数分钟内先出现四肢、躯干的皮肤瘙痒、红斑,迅速发生面色苍白、胸闷、气急、呼吸困难、四肢厥冷、血压下降、脉细数,如不能及时治疗很快出现大小便失禁、意识障碍。
根据有明确的接触史、闪电样发病、迅速出现休克的表现,诊断一般不困难。
【急诊处理】
1.首先脱离过敏源,停止接触引起变态反应的物质。
2.立即皮下注射肾上腺素0.3~0.5mg,可重复注射,也可1~2mg加入液体中静脉滴注。
3.肾上腺皮质激素,如琥珀酸氢化可的松100~200mg、地塞米松10~20mg,稀释后静脉注射或静脉滴注,必要时可重复使用。
4.补充血容量,合理使用血管活性药物。多将右旋糖酐与平衡盐等电解质溶液合用,补液量控制在3 000~4 000ml。间羟胺40~60mg加入5%的葡萄糖盐水静脉滴注,必要时可与多巴胺合用。
5.抗组胺类药物,如异丙嗪、苯海拉明、赛庚啶等均可使用。
6.静脉注射10%葡萄糖酸钙10~20ml。
7.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强调早期给氧。及时清除呼吸道的分泌物,呼吸衰竭时及时进行机械通气。
过敏性休克只要早期发现、及时抢救,一般预后较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