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气的基本作用,是保证人体处于健康的状态。所谓健康,总的说来,就是阴与阳的平衡状态。详细来说,就是脏腑各安其职,气血运行井然。阴阳要平衡,脏腑要充和,气血要通畅,就要求正气本身必须具备阴阳两种属性,动静两种状态。正气有阴阳,才可以保证有足够的能力去对应阴阳不同的邪气。比如寒邪入侵,就需要人体的阳气起而温煦;燥邪入侵,则需要阴气起而濡养。正气动,谷气行,水津布,气血周流不息;正气静,五脏安,神得养,精气培补充盈。我们下面看两则医案,来体会一下正气有失对于健康的影响。
病案1 张某,男,6岁。反复感冒1年余,加重3个月。面色白,鼻流清涕,咳嗽,食欲不振,大便偏干,舌淡,苔薄白,地图舌,脉弱无力。
此例是典型的气虚外感病。由于正气的不足,人体失去了抵御外邪的能力。这位小朋友的感冒并非一直没有治好,而是刚刚把这一次的邪气驱赶出去,下一次的邪气跟着又进来了。正常状态下,我们的肌表是有卫气在防御的,就像城门有士兵把守,敌人就无法轻易地进入城里捣乱。现在士兵每天吃不饱,穿不暖,根本无心抵御外邪;敌人通过城门如入无人之境,城里的百姓再想过太平安生的日子,自然就很困难了。
此外,这类患者也是属于典型的对西药抗生素不敏感的人群。上面这位小朋友,就是由于早期反复用抗生素输液无效,才找中医来求治的。西医抗生素的道理其实很简单,就是想把所有进入城里的敌人全部杀光,疾病自然就被治好了。但现在的问题是,抗生素不会自己跑到敌人面前,直接将敌人消灭。药物要在体内发挥作用,必须依赖于人体自身的气血,装载药物运行周身。期间发现某处隐藏着敌人的部队,抗生素再冲杀进去,将敌人铲除。但现在患者气虚,气没有足够的力量,把药物传送到全身。失去人体本身的配合,不论药物有多先进,武器有多精良,也都难免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感慨。中医学始终认为“病为本,工为标”,就是说,治疗疾病的关键不在医生,而在患者,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病案2 丁某,男,70岁。因患前列腺肥大合并急性尿潴留,于10日前在某医院行双侧睾丸切除,膀胱造口手术,术后情况良好。近3天自觉小腹下坠,小便涓滴不爽,小腹胀满,痛苦呻吟,坐立不安,捧腹屈背缓缓而行。舌淡红,苔白微腻,脉濡无力。
此例是典型的因气虚无力导致的癃闭(小便不通畅)。患者年事已高,又经手术伤及元气,正气不动,则水液不行。就像大家日常生活中排放的污水,需要经过城市的排水系统来清理。而排水系统的通畅,有赖于自来水公司的工人来检修维护。现在工人因车祸造成重伤,无法继续履行自己的职责,排水系统失去维护,生活污水无法排放,整个城市就会变得污秽不堪。人体的正气,就是推动体内水液代谢,维护排水系统的工人。
谈到动静,不由得想起中西文化对于养生的不同理解。西方是崇尚运动的,“生命在于运动”是西方追求健康生活的信念。中国是崇尚动静平衡的,中庸是最高的要求。所以西方人养生,注重跑步,登山;现代西方社会对于瑜伽的热捧,从一个角度看,是对自己过于动的文化,找到一些静的滋养。
而中国人养生,历来崇尚心静与形动的结合。太极拳、八段锦、五禽戏、易筋经,无一不是主张心静为先,动作舒展的。心静,意专,则五脏精神得以安养;活动,舒展,则气血得以畅达而不疲倦。名医华佗谈养生时讲到:“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耳,动摇则谷气得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譬如户枢,终不朽也。”我们的身体,需要经常进行活动,但活动不要太过剧烈,太过疲劳。适度的活动,可以促进饮食物的消化,气血的流通,保证身体不受疾病侵袭。就像经常转动的门轴不会生锈一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