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医辨证之谜

中医辨证之谜

时间:2023-04-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人患腹泻多年,身体虚弱;一人发热月余,百般求治皆不效;中医同处以补中益气汤,结果腹泻止,发热退。辨证论治,是中医学诊治疾病的鲜明特征,也是精华所在。其中,对病性和病位的辨识,是中医辨证的核心。考虑到今天临床的大部分疾病属于内科病,所以我们对辨证的讲解,以脏腑辨证为主,配合八纲辨证。

气虚乏力倦懒言,血虚目涩多梦浅;

阴虚舌小细盗汗,阳虚清冷无力寒。

热红黄数寒清寒,痰湿困重舌便黏;

风动歪斜善走窜,气滞胀满瘀紫暗。

两人同患风疹,瘙痒难耐,但中医处以寒热截然不同的两张处方,结果二人皆获全效。一人患腹泻多年,身体虚弱;一人发热月余,百般求治皆不效;中医同处以补中益气汤,结果腹泻止,发热退。同样的疾病,治法迥异;不同的疾病,治法却相同。中医这种诊治疾病的方法,历来都令世人备感惊奇。中医依据怎样的道理,做出这种“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的治疗决策呢?道理,就是本讲中我们要学习的——辨证论治。

辨证论治,是中医学诊治疾病的鲜明特征,也是精华所在。这里的“证”指的是什么呢?“辨证”,究竟“辨”的是什么“证”呢?

我们可以这样理解:证是中医对疾病发生机制(病机)的概括,具体内容包括疾病的位置、性质、原因等。其中,对病性和病位的辨识,是中医辨证的核心。“证”是疾病发生的内在本质,通过对患者出现的各种临床表现进行观察分析,我们可以对这些本质进行判断;这个过程,就是中医的辨证。

中医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在辨证方面,从理论到实践,都积累了丰富的知识。针对不同的疾病类型,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中医形成了几套辨证论治的体系:针对外感发热性疾病为主的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和三焦辨证;针对内科疾病为主的脏腑辨证;用以指导针灸临床的经络辨证;以及最为基础的纲领性辨证方法——八纲辨证。经络辨证方法,我们在后面针灸的部分还会重点来讲。考虑到今天临床的大部分疾病属于内科病,所以我们对辨证的讲解,以脏腑辨证为主,配合八纲辨证。而六经辨证等其他三种辨证方法,主要用于外感热病,我们这里不作介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