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菌药物主要作用于微生物某一代谢环节,从而杀灭微生物或抑制它们的生长及繁殖。它们的作用主要影响微生物细胞壁的合成、细胞膜的功能、蛋白质的合成、核酸的合成以及细菌的能量代谢、电子传递等。根据对病原菌作用的特殊靶位不同,可将抗菌药物的作用机制分为以下4类。
(一)干扰细菌细胞壁的合成
细菌(支原体除外)具有细胞壁,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细胞壁的组成虽有不同,但其主要组分均有肽聚糖。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主要抑制肽聚糖合成所需的转肽酶反应,可阻止肽聚糖链的交叉连结,使细菌无法形成坚韧的细胞壁。细菌一旦失去细胞壁的保护作用,在相对低渗环境中会变形、裂解而死亡。β-内酰胺抗生素可与细胞膜上的青霉素结合蛋白(penicillinbinding proteins,PBPs)共价结合。该蛋白质是青霉素作用的主要靶位,当PBPs与青霉素结合后,导致了肽聚糖合成受阻,可以抑制转肽酶活性,使细菌的细胞壁形成受阻。
(二)影响细胞膜的功能
作用于细胞膜的抗生素对细菌有较强的杀菌作用。如多黏菌素类的分子有二极性,其亲水性端与细胞膜的蛋白质部分结合;亲脂性端与膜内磷脂相结合,使细胞膜裂开,细胞内成分外漏,使细菌死亡。
(三)抑制蛋白质的合成
影响蛋白质合成过程的抗生素很多,主要有氨基糖苷类、四环素类、大环内酯类以及其他一些抗生素。这些抗生素作用于蛋白质合成的起始、延长、终止各阶段的不同环节,如链霉素可与细菌核糖体30S亚基结合,抑制蛋白质合成的起始及密码子识别阶段;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如红霉素),其主要作用是与细菌核糖体50S亚基相结合,选择性地抑制原核细胞蛋白质的合成;林可霉素也可与50S亚基结合,抑制蛋白质合成的肽链延长。
(四)抑制核酸的合成
利福平可与依赖DNA的RNA多聚酶相结合,从而抑制mRNA的转录。博来霉素可引起DNA单链断裂形成缺口,还可抑制DNA连接酶和DNA聚合酶,干扰DNA的复制。喹诺酮类药物主要作用于细菌DNA复制过程中DNA旋转酶的活性,从而抑制细菌的生长繁殖。多柔比星(阿霉素)可致DNA链断裂,染色体交换率增高及染色体畸变,也可抑制DNA复制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