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肺气虚咳嗽有痰口服哪种中成药

肺气虚咳嗽有痰口服哪种中成药

时间:2023-04-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支气管扩张是指支气管及其周围肺组织的慢性炎症损坏管壁,以致支气管扩张变形的一种慢性支气管化脓性疾病,多见于儿童和青年,常有幼年麻疹、百日咳或支气管肺炎的病史。也有反复间断咯血,少有咳嗽和脓痰者,称为干性支气管扩张。高分辨CT具有高度敏感性和特异性,在支气管扩张的诊断中有很大的优越性。但肺结核亦可引起支气管扩张,应详查。患支气管扩张已3年,曾在某医院确诊,反复发作,至今未愈。

支气管扩张是指支气管及其周围肺组织的慢性炎症损坏管壁,以致支气管扩张变形的一种慢性支气管化脓性疾病,多见于儿童和青年,常有幼年麻疹、百日咳或支气管肺炎的病史。临床表现为慢性咳嗽、大量脓痰、反复咯血。

本病属于中医学“肺痈”“血证”的范畴,是肺脾气虚,反复外感,导致火盛、痰壅、血瘀,以致以痰多质稠色黄或其味腥臭,并反复咳血或痰中带血为特点的疾患。

【诊断要点】

1.以咳嗽、咳吐大量脓性痰、反复咯血及反复肺部感染为主症。体位改变时,痰量增多,痰置瓶中可分3层,有臭味。也有反复间断咯血,少有咳嗽和脓痰者,称为干性支气管扩张。

2.早期无明显体征,严重或继发感染者可闻及病侧下胸部较粗的湿啰音。X线胸片典型者可见沿支气管卷状阴影或环状透亮阴影,感染时阴影内可见液平。高分辨CT具有高度敏感性和特异性,在支气管扩张的诊断中有很大的优越性。

【病证鉴别】

1.慢性支气管炎 多发于中年以上病人,慢性咳、痰、喘,多呈白色黏液痰,很少咳脓痰及反复咯血。

2.肺脓肿 常呈急性过程,高热、咳嗽、大量脓臭痰。X线胸片为局限性炎症改变,中有空腔液平。

3.肺结核 常有低热、盗汗、乏力等结核中毒症状。X线胸片和痰查结核菌可作诊断。但肺结核亦可引起支气管扩张,应详查。

【病理机制】

人体正气虚弱,肺卫不固,外邪反复侵袭,入里化热,致使痰热壅肺,或肝火犯肺,木火刑金,以致阴津不足,肺中燥热,故疾病的后期多为阴虚火旺或气阴两虚。

在整个病程中贯穿了一条气虚、痰阻、火热、血瘀的病理机制,故表现以反复外感、间断性咯血、咳吐大量黄白黏痰或脓痰,后期多气短汗出、倦怠无力、午后潮热、面红为特点的疾患。

【辨证要点】

1.如咳痰量多,质稠色黄或黄绿,为痰热壅盛;咳嗽痰黏稠,难以咳出或干咳无痰,则为阴虚肺燥。

2.血色鲜红,量多,黏稠,为热证、实证;血色暗红,量少,夹有血块,为瘀血。

3.舌红或绛红,苔黄或黄腻,为痰热;舌红少苔或无苔,为阴虚火旺;舌淡红而苔少或无苔,为气阴两虚。

【治疗原则】 急性发作期,以清热化痰、降气、凉血止血为主;缓解期,以养阴润肺、益气化瘀为主,助以清热化痰。

【辨证施治】

1.内热炽盛,痰瘀结聚 咳嗽气急,咳吐脓痰或黄白黏痰,尤以清晨咳痰最多,时见痰中带血,或满口咯血,血色鲜红。兼胸闷作痛,乏力,头晕,纳呆,或身热口渴,烦躁不安。舌红,苔薄黄或黄腻,脉滑数。治当清热祛痰,化瘀止痛。方用千金苇茎汤合黄芩清肺汤。

常用药:黄芩、苇茎、桃仁、冬瓜子、薏苡仁、桔梗、浙贝母、前胡、瓜蒌、鱼腥草、三七、知母。

方中以黄芩、鱼腥草、知母清热泻火、桔梗、薏苡仁、冬瓜子、桃仁、苇茎行瘀散结排脓;浙贝母、瓜蒌、前胡化痰止咳;三七化瘀止血定痛。

2.肝火犯肺 咳嗽,痰少黏稠,咳吐不利,口干口苦,时吐鲜血或痰中带血。兼心烦、胸肋胀痛,或有身热,症状随情绪的变化而有所增减。舌红,苔薄黄,脉细数。治当清泻肝火,肃肝止咳。方用黛蛤散合泻白散加减。

常用药:桑白皮、地骨皮、黄芩、栀子、青黛、蛤壳、枇杷叶、牡丹皮、天花粉、冬瓜子、白前。咯血或痰中带血,加侧柏叶、茜草;胸闷气逆,加枳壳、施覆花;胸胁胀痛,加川楝子、郁金;口干欲饮,加沙参、麦冬。

方中以牡丹皮、栀子、黄芩泻肝火;桑白皮、地骨皮清肺热;青黛、蛤壳化热痰;天花粉、冬瓜子利痰;枇杷叶、白前降逆止咳。

3.气阴两虚 咳嗽,痰少黏稠或为脓性痰,痰中带血,气急,乏力懒言,自汗盗汗,气短,反复感冒,午后潮热,面红。舌红苔薄白,脉细数。治当益气养阴。方用育阴培元汤。

常用药:黄芪、太子参、五味子、天冬、麦冬、知母、百部、桑白皮、生地黄、浙贝母、天花粉、冬瓜子、牡丹皮、茜草。

方中以太子参、黄芪、五味子补益肺气;天花粉、天冬、麦冬、知母滋阴生津;桑白皮、浙贝母、百部、冬瓜子利痰化痰止咳;生地黄、牡丹皮、茜草凉血化瘀止血。

4.阴虚肺热 咳嗽痰少或干咳无痰,痰中带血或咯吐鲜血,手足心热,潮热盗汗,口干咽燥。舌红少苔,脉细数。治当滋阴清热,润肺止血。方用百合固金汤加减。

常用药:百合、生地黄、玄参、白芍、知母、白及、阿胶、墨旱莲、贝母、麦冬。

方中以生地黄、玄参、墨旱莲滋阴凉血止血;阿胶、白芍养血止血;麦冬、百合、知母、贝母养阴润肺、化痰止咳。

【特色与优势】 中医有多种不同功效的清热祛痰药物,通过适当的药物可增强清热、祛痰、止血的效果,并通过缓解期调节机体免疫功能,可减少本病的急性发作。

【预防与调理】

1.支气管扩张是病人在肺卫气虚的基础上,内里产生火、痰、瘀三者相互夹杂的病理所形成,并贯穿于整个病程中。为了预防这种病的发生,对于阳盛体质,恶热喜凉的人,忌用生痰或过热的药物,而采用补益卫气、清肺抑火之品。

2.应多饮水,多吃新鲜水果、蔬菜;忌食辛辣、烧烤类和羊肉等生热上火的食品,也应忌食油腻和甜类食物,以防过多的生痰。

3.在有痰中带血或咯血时,应及时采用凉血、化瘀、止血的药物控制出血的现象。

4.平素应坚持服用清肺抑火、健脾化痰、凉血化瘀止血的药物,坚持标本同治,争取早日康复。

【结语】

1.这是一种以慢性咳嗽,咳吐大量黏稠的黄痰或脓痰,反复咯血为主症,以日久不愈、反复发作为特点的疾患。

2.这是一种本虚标实、虚实错杂的疾患。标实为火、痰、瘀三者相互夹杂,本虚为肺脾胃气阴之虚。本病多为热证,但也有脾肺虚寒,寒痰阻肺所致者。

3.反复咯血或痰中带血是本病的特点,一旦发现这一症状,应及时加以控制,并辨清导致咯血的病因,是瘀,是火,还是二者互结为患,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达到杜绝今后再次发生的目的。

4.在本病的缓解期,应益气养阴,清热凉血,消除致瘀生火之源,以达到治本的目的。

【医案列举】

病案一

黄某,女,56岁。初诊日期:2004年5月24日。

患支气管扩张已半年之久。当前仍咳嗽,痰少不利,时咯血,兼胃腹胀满,食欲正常,睡眠差,手足心热,气短,常自汗出。舌红,脉数无力。诊为肺脾气阴俱虚,虚火热络所致。治当补益肺脾,凉血和络止血。

天花粉30g,冬瓜子30g,党参30g,白术15g,枳实15g,炒酸枣仁30g,柏子仁30g,五味子15g,黄芪30g,侧柏叶15g,茜草15g,白芍18g,浮小麦30g,生龙骨30g,生牡蛎30g。

二诊:服药后痰少而利,汗止,气短及睡眠已明显好转,近日没咯血现象。仍口干欲饮,咳嗽。

上方加知母15g,天冬15g,麦冬24g。

三诊:服药明显好转,病情稳定,停药10余天。自昨日又痰多不利,痰中带血,且胃脘不适,口干恶心。

白术15g,枳实15g,党参24g,陈皮12g,半夏12g,茯苓18g,炙甘草10g,黄芪24g,当归12g,阿胶12g(烊化),防风10g,茜草15g,侧柏叶15g,紫菀15g。

服药效佳,以后即以上方加减,巩固疗效。

病案二

常某,男,47岁。初诊日期:1999年11月16日。

患支气管扩张已3年,曾在某医院确诊,反复发作,至今未愈。当前仍咳嗽,痰黄黏稠,量多,咳吐不利,痰中带血,胸闷时痛,倦怠无力,食少,有时食后胃腹胀满,舌苔淡黄,脉细数。诊为支气管扩张。由痰热壅肺所致。治以清肺化痰。以黄芩清肺汤加减。

黄芩12g,桔梗10g,枳壳12g,浙贝母12g,茜草15g,莱菔子12g,茯苓18g,陈皮12g,紫菀15g,瓜蒌18g,冬瓜子24g,鱼腥草30g,前胡12g。

二诊:服3剂后痰中已无血,痰色转白,咳痰已利,胸闷好转。

上方去茜草,加党参18g,白术12g,白前12g。

三诊:服6剂后,痰量减少,咳嗽逐渐好转。自觉较前有力。

病案三

郭某,男,59岁。初诊日期:2003年3月31日。

患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已30余年。当前痰多色白灰带绿色,咳吐不利,胸憋,运动后气紧,咳嗽,气喘,晚上七八点钟时体温略高,口干欲饮。咽部不适,如有物阻。舌红少苔,脉数。诊为气阴两虚。方用育阴培元汤加减。

太子参30g,麦冬30g,五味子15g,知母15g,天冬15g,天花粉24g,冬瓜子24g,黄芪30g,当归12g,海浮石24g,紫菀18g,鱼腥草24g。

二诊:痰量较前减少,体温正常,痰较前利,痰咳出后胸部舒适,但仍咳嗽,后半夜重,脓痰量多,腿软无力,精神不振,胃寒腹胀。

桔梗15g,枳壳15g,浙贝母15g,连翘30g,党参30g,薏苡仁30g,冬瓜子30g,紫菀15g,桃仁10g,茯苓18g,肉豆蔻12g,百部18g。

服药后症状明显好转,腿也不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