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上肢的运动和感觉几乎均由臂丛神经支配,其由第5,6,7,8颈神经和第1胸神经组成。臂丛神经损伤多因牵拉所致,损伤后典型畸形是上肢松弛地位于躯干侧方,肩关节内收、内旋,肘关节伸直,前臂旋前。
对于残留的肌肉麻痹,无法再进行神经手术的臂丛神经损伤病例,依其存在的肌肉情况,常常需要施行诸如神经移位、肌腱移位以及关节融合等多种手术方法。如今,随着技能的提高已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这里介绍目前普遍施行的肋间神经移位手术(图5-57)。臂丛神经根性撕脱性完全损伤后,可采用一组(两根)肋间神经(T4,T5或T5,T6)移位,与肌皮神经衔接,重建屈肘功能,并且当肩关节固定及前臂屈肘悬吊胸前时,患肢与胸廓间尚能夹持物体。
图5-57 肋间神经移植术
术前:患者大多对手术寄予过高期望,因此,应将术后的经过和恢复情况正确地说明告知。
术后体位:用松紧织物作成的套筒带固定上肢(图5-58)。
图5-58 用松紧织物作成的套筒带固定上肢
术后2周:拆线,同上固定。
术后4周:改用三角巾悬吊固定。开始进行肘部以下轻微ROM被动运动,肩部外旋。
术后6周:增加练习肩部外展45°~60°的ROM被动运动。三角巾悬吊可避免肩关节向下脱位,最好时刻装带。
术后6~9个月:这时在呼吸运动的协调下常常可出现肱二头肌的收缩活动,需及时检查确认。如该肌肉已有收缩出现,则需练习呼吸运动,使其配合进行增强肌力的运动,通常多在吸气或屏气时练习用力收缩肌肉动作。
肌力在2°时练习助力主动运动,达到3°时进行轻微的抗阻力主动运动,以增强肌力。
术后1~2年:一般认为术后1年半左右训练结果达到顶峰,但是,也有病例在2年后肌力进一步增强。术后最终肌力为3+~4+。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