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人工肱骨头置换术后

人工肱骨头置换术后

时间:2023-04-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肩关节又称盂肱关节,为人体活动度最大的关节,且关节囊松弛易造成外伤性脱位。因此在肩关节置换中肩袖的修补极为关键,冀图术后能稳定盂肱关节、改善肩部外展范围和上举能力。人工肱骨头置换术主要用于肱骨近端3部分、4部分骨折以及脱位骨折。此外,当老龄患者3部分以上新鲜骨折,可选择置换以利早期功能锻炼,恢复生活自理。术后5~6周:解除三角巾固定,在骨痂形成后开始主动运动。

肩关节又称盂肱关节,为人体活动度最大的关节,且关节囊松弛易造成外伤性脱位(40%~50%)。肩关节的稳定取决于肩周肌肉、关节囊的张力,其中肱二头肌长头和组成肩袖的肌肉是重要动力稳定因素。因此在肩关节置换中肩袖的修补极为关键,冀图术后能稳定盂肱关节、改善肩部外展范围和上举能力。

人工肱骨头置换术主要用于肱骨近端3部分、4部分骨折以及脱位骨折(图7-1)。此外,当老龄患者3部分以上新鲜骨折,可选择置换以利早期功能锻炼,恢复生活自理。对于陈旧性骨折或肱骨头坏死伴创伤性关节炎且有明显疼痛与功能障碍者,以及局部骨肿瘤须切除而可保全肱骨大结节、肩袖时,也可酌情施行。

图7-1 肱骨近端4部分骨折(人工肱骨头置换术)

术后体位:患侧肩关节下垂、中立位(0°旋转)固定,肘下垫枕适度抬高,以避免肩部的三角肌前侧肌纤维过分紧张(图4-28)。

术后第1天:练习手指的主动运动;开始步行练习。

术后第2天:拔除留置的负压引流管,更换使用三角巾悬吊固定;进行钟摆运动;开始肩关节的被动外旋和前屈运动,俟前屈度数能达到90°时,再进一步进行滑轮被动训练以加大前屈运动度(图4-5)。

术后5~6周:解除三角巾固定,在骨痂形成后开始主动运动。开始运动时活动度宜小,在水平面以下(<90°)范围内练习,然后逐渐过渡到水平面以上(>90°)大幅度训练(图4-7)。

术后8周:开始肌力增强训练运动,包括前屈、外旋肌群的等长性肌肉收缩练习或者利用弹性带操练(图4-7,图4-8)。至于关节伸展综合训练,须待关节活动度恢复到基本正常时进行,一般置后到手术后1年再练习(图4-9)。

如果合并肩袖断裂的话,其术后康复内容则按照相关节段要求继续实施。

康复目标:如果没有特殊情况发生的话,通常在术后第2~3周时,要求肩关节能够达到被动前屈140°,被动外旋40°。

对于肩袖断裂不能修复或者伴有神经功能障碍的病例,须及时告知患者有可能残留肩关节的活动障碍,其活动范围被局限于前屈90°,外旋20°范围内(limited goal),但是,内旋运动不受影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