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具有操作简单、侵袭创伤小、功能恢复快等优势。主要用于髋臼骨结构尚好的GardenⅢ及Ⅳ型股骨颈骨折的高龄病例。此外,也可用于股骨颈骨折伴有其他严重疾病或预计生存期较短的高龄患者(图7-4)。
图7-4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骨水泥型)
术后体位:患髋轻度外展,0°旋转中立位,患肢置于内衬软垫的勃朗架台上(图3-2)。如果髋关节有发生脱位倾向的话,术后须用防止旋转的短腿石膏加横条板固定2~3周,以限制髋关节的旋转活动(图3-3)。麻醉苏醒后立即开始足趾关节的主动运动(图7-5)。
术后第1天:开始股四头肌的等长性肌肉收缩运动。
术后第2天:通过足踝内、外翻运动获得股内收、外展肌的紧张训练(图7-6);开始起坐练习。
术后第4天:开始髋、膝关节的主动助力运动。
注意在训练时注意避免进行屈髋内旋的复合动作。在术后手术者必须记录下容易发生髋关节脱位的体位和角度,并且及时转告患者的主治医师以便术后能引起充分重视。采取后进路手术的应严格限制患肢内收、内旋体位(图7-7),前外侧进路的应注意不要采取外旋体位(图7-8)。
图7-5 踝关节的主动运动
根据术后即刻能否活动以判别有无神经麻痹
图7-6 用足内、外翻动作进行等长运动
足外翻使髋外展肌紧张,内翻使髋内收肌紧张
图7-7 引起髋关节脱位的体位
后路术后注意避免屈髋、内旋内收位
图7-8 引起髋关节脱位的体位
前外路术后注意避免伸髋、外旋位
术后1~2周:开始借助步行器练习起立,然后逐步练习行走(图3-20)。
术后2~3周:开始用双拐完全负重行走锻炼(图3-21)。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