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人工髋关节翻修术后

人工髋关节翻修术后

时间:2023-04-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人工关节置换后由于使用不当,过度承重、疲劳甚至损伤等种种因素可继发引起一些不良结果,如关节松动、部件磨损、假体周围骨折或骨溶解等。关节松动或不稳定是最常见的翻修原因,而原假体和骨水泥的取出、骨缺损的处理以及假体的正确选用是手术的关键,术中、后的并发症与关节置换术基本相同。如果翻修术中在髋臼内大量植骨的,则在术后3个月方可开始部分负重,术后6个月使用单拐行走。

人工关节置换后由于使用不当,过度承重、疲劳甚至损伤等种种因素可继发引起一些不良结果,如关节松动、部件磨损、假体周围骨折或骨溶解等。这时需要施行翻修手术,以期通过骨结构的重建和假体更换,达到再度恢复关节负重和运动功能,减除疼痛,纠正畸形的目的(图7-18)。关节松动或不稳定是最常见的翻修原因(约占80%),而原假体和骨水泥的取出、骨缺损的处理以及假体的正确选用是手术的关键,术中、后的并发症与关节置换术基本相同。

术后体位:对抗平衡牵引或者使用弹性悬吊牵引(图7-19),麻醉苏醒后即可开始足趾关节的主动运动(图7-5)。

术后第1天:开始练习股四头肌的等长性收缩活动,利用悬吊下肢的悬带,练习助力主动运动(图7-13)。

术后第4天:练习起坐活动(图3-8)。

术后第10天至2周:去除牵引,端坐位姿势下练习膝和髋关节的助力主动运动,并且开始CPM训练(图6-56)。

术后2~3周:使用步行器开始部分负重(<20kg)步行,逐渐过渡到用双拐行走(图3-21)。测量、比较两下肢长短,如有不等长时制作垫高鞋修正。

术后2个月:允许完全负重,开始时用单拐辅助行走(图3-22)。建议在较长时期内出行时携带手杖保护。如果翻修术中在髋臼内大量植骨的,则在术后3个月方可开始部分负重,术后6个月使用单拐行走。

图7-18 人工髋关节翻修术

图7-19 术后体位悬吊牵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