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

时间:2023-04-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人工膝关节置换主要适应单膝或双膝的严重关节疼痛、畸形和功能障碍、关节结构广泛破坏且经保守治疗无效者。术后并发症常见为髌骨的功能障碍或骨折,其次是棘手的关节松动。膝关节置换术后的康复,尤其是术后早期介入非常关键。施行股四头肌成形术后,术后2周内膝关节屈曲度不能超越术中所能达到的最大屈曲程度。术后2个月:如膝关节的炎性症状消失,血沉和C反应蛋白正常,连续3次细菌培养阴性则可以考虑施行关节翻修手术。

人工膝关节置换主要适应单膝(>55岁)或双膝(>30岁)的严重关节疼痛、畸形和功能障碍、关节结构广泛破坏且经保守治疗无效者。神经性、肌原性病变时慎用。术后并发症常见为髌骨的功能障碍或骨折,其次是棘手的关节松动。

膝关节置换术后的康复,尤其是术后早期介入非常关键。原则上要求术后1周屈曲度达到90°,2周内达到120°,6周后支杖行走,恢复正常后避免肢体接触性体育运动及过度屈曲动作。

(一)骨水泥型关节置换(图7-20)

术后体位:膝关节轻度屈曲置于勃朗架上(图3-2)。

术后第1天:开始股四头肌的等长性运动(图7-21)。

术后第3天:开始CPM练习;进行SLR运动(图7-22);练习端坐(图6-57)。

术后第4天:进行轮椅训练。

术后第7天:使用双拐开始部分负重行走(图3-21)。

术后2周:完全负重行走。

注意:双侧膝关节同时置换术后也按以上程序康复。

图7-20 全膝关节置换术(骨水泥型)

图7-21 股四头肌等长运动

图7-22 SLR与趾关节运动
足趾关节屈曲用力时容易练习直腿抬高运动

(二)非骨水泥型关节置换(图7-23)

术后体位:膝关节轻度屈曲置于勃朗架上(图3-2)。

图7-23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非骨水泥型)

术后第1天:开始股四头肌的等长性运动(图7-21)。

术后第3天:开始CPM练习;进行SLR运动(图7-22);练习端坐(图6-57)。

术后第4天:进行轮椅训练。

术后2周:使用双拐开始部分负重行走(图3-21)。

术后3周:完全负重行走。

(三)人工膝关节翻修术后

与骨水泥型关节置换术后节的康复内容相同。

注意:胫骨结节再次离断后仍用螺钉或钢丝固定时,SLR训练必须推迟到手术3周后再进行。施行股四头肌成形术后,术后2周内膝关节屈曲度不能超越术中所能达到的最大屈曲程度。

(四)关节置换后感染

拔除人工膝关节,用含有抗生素的骨水泥填塞骨内空隙。

术后体位:膝关节轻度屈曲用石膏外固定。

术后第2天:在膝部前侧进行较广泛石膏开窗。

术后第4天:开始股四头肌的等长性运动;进行轮椅训练。

如在施行胫骨结节切骨术后,SLR运动需3周后开始。

术后2个月:如膝关节的炎性症状消失,血沉和C反应蛋白正常,连续3次细菌培养阴性则可以考虑施行关节翻修手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