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脊柱侧弯症矫形术后

脊柱侧弯症矫形术后

时间:2023-04-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石膏背心固定后,特别是在脊柱畸形矫正术后固定,可能会并发石膏固定综合征,引起肠麻痹、肠梗阻,必须密切观察,如不缓解需及时解除外固定,进一步处理。腹膜外路侵袭的术后管理:术后由于肠蠕动减弱,易患麻痹性肠梗阻,这时可使用泛酸、甲基硫酸新斯的明、前列腺素等药物,必要时可采取在腹部外敷,胃管插入,肛管排气,灌肠等措施。如果手术完全在胸膜外操作,侧胸膜完好无损伤,术后仅留置闭式引流,无须持续吸引。

(一)后进路Harrington法(图10-56)

图10-56 De Bastiani法
股骨随骨痂形成延长,然后轴向加压使骨痂成熟坚固

术后体位:静卧在床,注意避免由于活动,尤其是体位更换而引起内固定挂钩的松动脱落。

术后3周:使用颈-胸-腰石膏背心固定或者其他矫形器支持,然后下床(图10-57~图10-60)。

图10-57 Risser工作台

图10-58 Risser-Cotrel支架

图10-59 Risser石膏固定

图10-60 Risser-Cotrel石膏固定

石膏固定后观察是否影响饮食、排便等日常生活,同时固定后及时修剪石膏,开窗,尽量不限制胸廓运动。石膏背心固定后,特别是在脊柱畸形矫正术后固定,可能会并发石膏固定综合征(cast syndrome),引起肠麻痹、肠梗阻,必须密切观察,如不缓解需及时解除外固定,进一步处理。

Harrington棒受到的压力可发生变化,术后2周左右趋向稳定。

术后6个月:解除石膏外固定(6个月内可酌情更换适宜的外固定)。

(二)后进路Luque法(图10-61)

图10-61 Luque手术

术后体位:静卧在床。

术后1周:使用躯干部矫形器固定,然后下床。

进行了坚强的内固定后并不一定再需要使用外固定,但是为安全起见可使用矫形器保护。

(三)后进路TSRH内固定术后(钩-棒系统)

近年来,相继研发了新型的TSRH内固定术[钩-棒系统(图10-62)],与Harrington法比较,该方法具有较强的矫形力和固定力,并且术后的康复处置和外固定也可简化。

图10-62 钩-棒系统

术后体位:静卧在床。

术后1~2周:使用躯干矫形器保护,然后下床。

术后3~6个月:骨融合后解除矫形器固定。

(四)前进路矫形术后

手术方法有Dwyer法,Zielke法,金田法(KASS)等(图10-63~图10-65)。

术后体位:静卧在床。

术后1周:使用胸-腰石膏背心固定(图10-66),然后下床。石膏固定后观察是否影响饮食、排便等日常生活。

图10-63 Dwyer法

图10-64 Zielke法

图10-65 金田法(KASS)

图10-66 躯干石膏固定(腰椎)

术后3个月:更换使用躯体矫形支具固定(图10-67)。

术后3~6个月:骨融合后解除矫形器固定。

图10-67 腰椎腰围固定

注意:开胸(胸膜外进路)或者腹膜外进路的手术必须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术后处置。

腹膜外路侵袭的术后管理:术后由于肠蠕动减弱,易患麻痹性肠梗阻,这时可使用泛酸、甲基硫酸新斯的明、前列腺素等药物,必要时可采取在腹部外敷,胃管插入,肛管排气,灌肠等措施。

胸膜外路侵袭、开胸的术后管理:1.18~1.27kPa(120~130mmH2O)负压胸腔(胸膜外)持续闭式引流,听诊检查侵袭侧呼吸音。使肺得到充分扩张,引流量<50ml/d时可拔除引流管。术后早期即开始进行深呼吸运动,这对维持肺活量十分重要。如果手术完全在胸膜外操作,侧胸膜完好无损伤,术后仅留置闭式引流,无须持续吸引。

自胸腰椎移行部到腰椎间病变的外固定从腋窝平面起往下固定即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