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先天性畸形的种类很多,手术方法也各异,不予以完全罗列,仅此叙述发生率最高的拇指多指畸形以及并指畸形。
(一)拇指多指畸形矫形术后(图10-68)
在出生后6个月到1年进行手术。可以酌情简单切除多余指,或者合并施行拇短展肌移位,如有骨畸形的施行截骨矫正手术。
术后体位:患手置于良肢位,以维持手术效果,使用肘以下短臂石膏或支具固定(图10-69),尤其注意保护好拇指。患肢抬高。
术后2周:拆线,同上固定。
术后3~4周:解除石膏外固定,手握球形软垫(图10-70),绷带包扎。施行截骨术的病例,经X线复查骨愈合后拔除克氏针。患手可以进行热浴或热敷。
术后4~5周:解除固定,自由活动。
图10-68 拇指多指畸形手术
切除多余指,保留指截骨矫形并拇短展肌移位
图10-69 术后体位
图10-70 握拳棉垫纱布包扎
(二)并指畸形矫形术后(图10-71)
1~2岁时施行矫形手术。中指和环指形成并指的发生率最高,发生在指端并指畸形的常伴有手指缩短畸形。
术后固定:各手指,尤其是患指都要分开,指间夹以棉垫、纱布,对患指逐个分开加压包扎,伸指位下再用短臂管形石膏固定。
术后第1~2天:静卧在床,患肢持续抬高。
术后第3天:三角巾悬吊患肢,下床行走。
术后2周:全麻下拆线,同上固定。
术后3周:解除石膏固定,使用球形棉垫握拳,再用绷带包扎固定(图10-72);局部热浴或热敷。
图10-71 并指畸形皮切设计(矢部)
图10-72 减张位置
患指屈曲,其余手指伸指位固定,以减少対指深屈肌修补处的张力
术后4周:解除固定,自由活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