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为干”(内经《灵枢经脉篇》),“骨也者,所以为一身之撑架,犹屋之有梁柱也,屋非梁不能坚,人非有骨不能立也”(清沈金鳌),这说明骨是人体姿态的支架。
骨折者,指骨的连续性发生了破坏。但大多数系外伤所致,为外伤性骨折。也有由于骨质本身发生破坏性的病变而引起的,如肿瘤、囊肿、结核及骨髓炎感染等,尚可以由于骨的发育不良或骨质疏松,在通常轻微外伤甚至无外伤的情况下导致骨折,这类骨折称病理性骨折,在临床上常另立讨论。
“伤筋折骨,此当续筋接骨,非调治三四个月不得平复”(证治准绳),对于骨折的治疗,传统医学在正骨复位、夹缚固定、药物敷服以及功能锻炼4个方面有其独特内容。
手法:复其位,正其斜,而理其筋。“接骨者使已断之骨合拢一处,复归于旧位也。凡骨之断面两分,或折而陷下,或破而散乱,或破而旁突,相其形势,徐徐接之,使断者复续,陷者复起,碎者复完,突者复平,皆赖于手法也。或皮肉不破者,骨若全断,动则辘辘有声,如骨损未断,动则无声,或有零星败骨在内,动则淅淅之声”(伤科补要)。这是对完全性骨折、粉碎性骨折的类型、整复及骨擦音的记载。手法各家虽有不同,归纳为拔伸牵引、旋转屈伸、端提挤按、摇摆叩击、挤掏分骨、触顶合骨、折顶回旋及按摩推拿等手法,但不外乎“拔、伸、捺、正”4个字。理伤续断秘方指出“若骨出向左,则向右拔入,骨向右出,则向左拔入”“凡损伤重者,大概要拔、伸、捺、正”“凡拔伸,且要相度左右骨如何出,有正拔伸者,有斜拔伸者”“拔伸不入,撙捺相近”“凡捺正要时时转动使活”,由此而知,拔是为了伸,捺是为了正,正骨复位的手法,关键在于掌握“拔”和“捺”。
夹缚,固其位,定其动。正骨心法要旨指出“跌打损伤,虽用手法,调治恐未尽得其宜,以致有治如未治之苦,则未可云医理之周详也,爰因身体上下正侧之象,制器以正之,用辅手法之不逮”。至于夹缚的材料,在理伤续断中讲,“凡夹缚用杉木皮数片,周围紧夹缚,留开皆一缝,夹缚必三度,缚必要紧”。正骨心法要旨使用竹帘等作为夹缚材料,固定材料要求软硬适中,具有弹性,大小贴合体形。夹缚固定牢靠,如“恐挺劲之力不足”则可双重固定。如今已广泛使用类似于杉木片、软纸板等专门制作成型,称之谓小夹板的产品。
药物,分内治(内服)和外治(外敷)两个方面。外治法:在早期,瘀凝肿痛,将具有化瘀消肿止痛作用的药物外敷于局部,加以固定,到中期,瘀化肿消痛减,骨折初步愈合,改用损伤膏加接骨丹敷贴扎缚,后期骨折基本接续而关节筋络牵强,使用热敷熏洗,功能锻炼。内治法:以汤剂调治为主,外伤早期,骨折筋伤,经脉破损,瘀积不化,肿胀疼痛,气滞血瘀,由于“血不活则瘀不去,瘀不去则骨不能接”,治则为化瘀清营消肿息痛,以化瘀续骨汤为主,尽快改善软组织,尤其是血循环的病变,此期为时1~2周;中期,瘀血已化,新骨渐生,气血未畅,方拟和营生新舒筋续骨治理,加强血运,加速代谢,促进骨愈合;后期,骨折已有凝合之象,但尚未坚固,由于“筋伤内动于肝,骨伤内动于肾”,当以补肝肾,壮筋骨,益气血,以补肾壮骨汤主治,促使筋骨坚强,关节滑利。
功能锻炼是外伤骨折后预防关节障碍的有效措施,传统医学强调在有限的(小范围)牢靠固定前提下,早期进行主动运动如肌肉收缩、关节活动,辅以推拿按摩、顺骨捋筋的被动运动,“时时曲转,使活处不强”,动(锻炼)静(固定)结合,利用肌泵作用加强血循环、新陈代谢,借助软组织张力和夹板的挤压促使骨折进一步复位吻合。早期功能锻炼可缩短整个治疗时间,加速骨与软组织损伤的恢复,减少外伤及固定引起的不良后遗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