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患者生命体征提前录入的原因

患者生命体征提前录入的原因

时间:2023-04-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神经性厌食是一种因担心发胖而有意以节食引起体重显著下降为特征的障碍。 神经性厌食的病因未明,但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个性特征及社会文化因素与发病有直接关系。个别严重病例病情反复发作,可出现意外和自杀,预后欠佳。

神经性厌食是一种因担心发胖而有意以节食引起体重显著下降为特征的障碍。常有营养不良、代谢和内分泌功能紊乱。

本症最多见于青少年女性,常伴有月经停止;男性少见;国外对在校女大学生及高中生的调查资料显示,患病率为0.5%~1%,国内尚缺乏确切的流行病学调查资料。

【病因与发病机制】 神经性厌食的病因未明,但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个性特征及社会文化因素与发病有直接关系。①强迫性个性心理特征(心理因素),如拘谨、刻板、固执、守规矩、做事追求完美;②社会文化因素,如以苗条为美的社会文化习俗,使患者害怕肥胖而过度节食;③丘脑-垂体功能障碍(生物学因素),有学者认为,神经内分泌功能紊乱是因长期饥饿所继发的结果,且是发病的直接原因,但此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证实。

【临床表现】 一般患者起病前稍胖或体重正常,但由于对自身体形的过分苛求和歪曲,整日专注于自身的体重和体形,虽然自身体重已在标准体重以下或严重消瘦,但仍觉太胖,严格限制每日进食量,以致有些患者骨瘦如柴,日常活动受限,严重者发展为恶病质,最终可导致死亡。

有的患者在节食的同时,由于无法控制食欲,出现间断性贪食,之后则采用引吐、服泻药及超常体育活动等手段减轻体重。

由于患者长时间节食,导致身体消瘦虚弱并可出现:①低血糖状态,表现为恶心、头晕、乏力及晕厥。②低蛋白血症,表现为水肿、皮肤弹性差。③内分泌功能紊乱,如女性出现闭经,男性可出现性欲减退或阳痿。如果发生在青春前期,则出现青春期发育延缓等一系列表现。

【诊断与鉴别诊断】

1.诊断 应符合以下标准。

(1)有意节制食量,同时采用过度运动、引吐、导泻等方式以减轻体重。

(2)体重明显下降,比正常平均体重值减轻15%以上,或Quetelet体重指数等于17.5或更低[标准体重(kg)=身高(cm)-105;Quetelet指数=体重(kg)/身高(cm)2]。

(3)担心自己发胖,甚至明显消瘦仍认为太胖,解释劝说无效。

(4)内分泌功能紊乱,女性闭经,男性性功能减退。青春期前的患者性器官发育延缓或停滞。

2.鉴别诊断 应与以下疾病相鉴别。

(1)躯体疾病所致的体重下降:患者可查出原发性疾病,如肺结核、癌症、脑肿瘤及消化系统疾病等。

(2)抑郁症:神经性厌食患者如伴有抑郁症状的应与内源性抑郁症鉴别,一般神经性厌食患者的抑郁症状多出现在摄食行为异常之后,且无精神运动性抑制及昼重夜轻的生物节律变化。

【病程与预后】 该病常为慢性迁延性病程,缓解和复发呈周期性交替,大多数患者预后良好,部分患者可自发缓解,短期住院治疗效果较好。个别严重病例病情反复发作,可出现意外和自杀,预后欠佳。

【治疗】

1.心理治疗 首先应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取得患者的信任与合作,针对病因开展综合性心理治疗。

2.躯体支持疗法 重症患者,应及早住院治疗,制定合理的食谱,确定目标体重,少量多餐,以解除患者的后顾之忧。对伴有呕吐和拒食的患者,给予液体支持疗法,以维持水、电解质的平衡,必要时可给予胰岛素低血糖疗法。

3.精神药物治疗 用小剂量的三环类抗抑郁药疗效较好,如阿米替林每次25mg,2/d,舒必利100mg/次,2~3/d,有助于调整情绪,改善食欲。新型的抗抑郁药,如5-HT再摄取抑制药(SSRI),如氟西汀、舍曲林、帕罗西汀在临床应用中对患者恐惧、易怒、抑郁情绪等疗效满意,但不能直接改善患者怕胖的观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