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症选择
颈椎病有不同的分型,每型又有不同的病损范围及临床表现,所以,在选择推拿手技上当有所不同。放松手法适应于颈椎病各种证型,但复位手法有其严格的适应范围,临床必须严格把握。
推拿手技可用于各型颈椎病的治疗,其中对颈型、神经根型、椎动脉型颈椎病以及椎体、钩椎关节错位,关节突关节、寰枢关节错位的治疗效果较佳,对交感型和脊髓型颈椎病则可减轻症状。其治疗的具体手法各有严格的区别。
(二)应在颈椎解剖、生理活动范围内
颈椎的前屈、后伸、左右侧屈及旋转均有其生理范围,推拿手法,尤其是各种纠正错位的扳法,必须控制在生理许可的范围内,绝不可超越此范围。否则,就可能产生不良后果,如颈部骨折、高位截瘫等。值得注意的是,有的患者天生颈部活动度就达不到正常人的生理范围,一旦患有颈椎病,活动度进一步变小;而有的患者虽然患病前颈部活动度正常,但患病后颈部活动范围变小。因此,治疗时更要注意循序渐进,逐渐增大其活动范围,故而了解病前情况,详问病史是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
(三)禁忌证
1.颈椎骨质破坏性疾病 如颈椎肿瘤、结核、骨质疏松症等,这些疾病由于骨质破坏,在实施推拿的扳提、施转等治疗手法时极易造成病理性骨折,如为恶性肿瘤,还可造成癌细胞的扩散、转移,加重病情。
2.颈椎增生者 颈椎神经、血管附近有尖锐的骨质增生者。
3.出血性疾病 如脑出血及蛛网膜下隙出血患者。
4.颈项部皮肤病 颈项部皮肤破损、水火烫伤、湿疹、癣、脓肿等病患者。
5.饮酒 饮酒后神志不清者。
6.其他 剧烈运动后、极度劳累、虚弱以及饥饿状态,均不宜行颈椎推拿手法,以防发生晕厥。
(四)其他相关注意事项
1.环境 环境应清洁卫生、安静。
2.明确诊断 在明确诊断的前提下,排除禁忌证,根据适应证选择相应的推拿手技。
3.医患配合 在做推拿手技前,特别是首次接受治疗的患者,应告知患者必要的注意事项,消除其精神紧张和顾虑,积极、协调地配合医生治疗。
4.选择较佳的医患位置 颈椎病患者常用的体位有坐位和卧位两种,由于病情不同,采用的手法也有区别,患者的体位或在同一体位下角度不同,应以有利于治疗而不出现任何意外为原则。医者的位置和操作姿势也应与之相一致。
5.介质 介质是推拿手法操作前,涂搽于颈项施术部位的一种药物制剂。介质具有发挥药物效用,提高疗效,增加润滑,保护皮肤免受破损,利于操作,增强手法等作用。颈椎病推拿主要使用的介质有药膏(药物细粉加赋形剂,如凡士林等),药粉(多为复方制剂),药油(从药物提取的挥发油制剂),药酒(药物在乙醇或食用白酒中浸泡滤得),滑石粉等。临床应根据病情和医生的习惯而选用。
6.全神贯注 在颈椎病手法操作的始终,要排除一切杂念,集中精力,全神贯注,手法要准确,力量要适度,同时观察患者对手法的反应,以便随时做出调整。
7.手法的选择原则
(1)以病选择:不同病症,手法有别。脊髓型、交感神经型颈椎病选择压力轻、手法柔和的揉法、摩法等,对椎动脉型颈椎病和颈椎错位者常用扳法、拔伸法等,神经根型颈椎病宜用拔伸法、理筋法等。
(2)以部选择:颈项位于头下肩上,肌肉较丰满,故手法可运用接触面大、刺激略强的法、掌按法;颈项筋肌紧张发硬者,宜用弹拨、指揉等法;颈项穴位可用点、按、指压等法。临床具体治疗中,还可根据医者的实践经验和习惯选择其手法。
8.手法力量 手法力量即手法的刺激强度。此常与手法压力、施术部位、病种、受力面积、用力方法、操作持续时间等有关。一般刺激强度与手法压力、操作持续时间的长短成正比关系,与受力面积成反比关系;施术部位敏感者,肌肉发达处,一般手法力量可接受,而肌肉浅薄者,用同样的刺激量就难以忍受;对颈项部急性软组织损伤者,用较轻的手法即可治疗,而颈肌劳损、陈伤、颈椎骨质增生用同样手法力量就显得小了一些;一般快速冲击式手法的刺激量远大于缓慢刺激量。临床应据实际病情、病位等综合因素把握适宜的手法力量。
9.手法顺序、时间与疗程 对于颈椎病而言,宜先做放松手法,再行复位,理筋等手法,力量由轻渐重,颈部活动范围由小到大。每次手法治疗的时间一般为20min左右,每日1次或隔日1次,疗程随病情而定,如果颈椎错位,手法理想,则一次而愈,如属颈椎屈度变直或反屈成角,伴有骨质增生者,则需按疗程进行治疗,一般7~10次为1个疗程,2个疗程之间休息3~5d,据病情的需要可行下一个疗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