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病原学检查的各种标本及其处理原则

病原学检查的各种标本及其处理原则

时间:2023-04-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实验室技术人员收到微生物学检验标本后,首先应注意盛装标本的容器是否符合规范,如使用非无菌容器,则不应进行培养,或虽进行培养,但对需要侵袭性操作才能获得的标本如脑脊液进行培养后,注明培养结果仅供参考。女性阴道标本呈豆腐渣样,应考虑真菌感染。

进行病原学检查的标本必须是来自相应感染部位的临床标本,如脑脊液、血液、骨髓、组织、胸腔积液、腹水、关节液、心包液、胆汁、膀胱穿刺尿或中段尿、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或咳出的痰液、眼(耳、鼻、皮肤、阴道)拭子等。由于人体正常菌群的存在,所以收集标本时,要尽可能避免正常菌群的污染。

实验室技术人员收到微生物学检验标本后,首先应注意盛装标本的容器是否符合规范,如使用非无菌容器,则不应进行培养,或虽进行培养,但对需要侵袭性操作才能获得的标本如脑脊液进行培养后,注明培养结果仅供参考。

接收标本时还应注意观察标本的性状,当脑脊液、关节液、尿液呈混浊状,直接提示标本来自于具有相应感染的患者;伤口分泌物呈黄色,黏稠状往往表明化脓性炎症的存在;米泔水样或脓性带血大便分别是霍乱弧菌或痢疾志贺菌感染的主要特征。女性阴道标本呈豆腐渣样,应考虑真菌感染。

通过对标本来源和性状的认识,确定病原菌分离的方法,判定是否需要增菌,或是直接接种到培养平皿。增菌增加污染的可能,但能将标本中少量的病原菌分离出来,直接接种节省时间,但对于标本中的少量病原菌不能检出,可能出现假阴性结果。

对咳出痰液进行细菌培养的前提是革兰染色,并在低倍视野下计数,通常情况下,多形核白细胞>25个或上皮细胞< 10个为合格的痰标本。清晨的第1次痰液及尿液是细菌或真菌培养以及涂片查抗酸菌的最佳标本,而不采用24h的痰液或尿液进行抗酸染色或病原菌培养。厌氧菌培养的标本应尽量是组织或穿刺液,而不用咳出的痰液和拭子进行厌氧菌培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