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慢性缩窄性心包炎最常见病因

慢性缩窄性心包炎最常见病因

时间:2023-04-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慢性缩窄性心包炎是指急性心包炎症后,心包膜纤维性增厚、钙化,粘连形成坚厚的瘢痕组织,影响心室正常充盈,从而引起心排血量降低和静脉压增高等一系列循环障碍的临床表现。部分可见心包钙化,其中心包钙化是诊断缩窄性心包炎的重要线索。根据既往有心包炎病史,于急性心包炎数月或数年后出现静脉回流受阻,心排血量减少的症状及体征,结合辅助检查的阳性结果,缩窄性心包炎的诊断即可成立。

慢性缩窄性心包炎是指急性心包炎症后,心包膜纤维性增厚、钙化,粘连形成坚厚的瘢痕组织,影响心室正常充盈,从而引起心排血量降低和静脉压增高等一系列循环障碍的临床表现。

【病因】

1.急性心包炎 几乎所有的急性心包炎都可引起缩窄性心包炎,其中结核性心包炎和化脓性心包炎为最常见的病因;近年报道,病毒、类风湿关节炎、放射治疗、肿瘤引起的心包炎亦是缩窄性心包炎的较常见的原因。

2.心包积血 也是导致缩窄性心包炎的原因,包括外伤性,非外伤性及抗凝治疗等引起的心包积血。

3.心脏外科手术后 近有文献报道心脏外科手术后数周至6个月,缩窄性心包炎发生率为0.2%。

4.病因不明 急性阶段起病隐匿,难以发现,就诊时已成为慢性缩窄性心包炎,因而病因不易被确定。

【病理改变】

心包膜脏层和壁层间有大量纤维组织增生,继而发生粘连、增厚和钙化,形成坚厚的“盔甲”样瘢痕组织,紧紧地捆束和压迫心脏和腔静脉的入口或房室环,影响心肌的营养代谢,从而导致心肌萎缩,另外还限制血液回流,引起静脉压增高的类似右心衰竭的表现。由于心包缩窄,妨碍心室舒张,引起每搏心排血量及每分心排血量减低,继之又导致反射性心动过速来维持心排血量。当房室环和左心房受到缩窄的影响,可引起肺淤血、呼吸困难及心房颤动。

【临床表现】

1.症状 起病隐匿,常于急性、亚急性心包炎后数月至数年发生心包缩窄。症状出现取决于心包缩窄的范围和程度。早期可无症状,典型时表现为体循环淤血,静脉压升高的临床表现如乏力、腹胀、肝区痛、胃纳减少、消瘦等,并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

2.体征 颈静脉充盈、怒张、Kussmaul征;大量腹水甚至腹部出现脐疝;下肢严重水肿,重者可发展为全身水肿。心界不大,甚至缩小,心尖冲动明显减弱,心音减弱,心动过速,可出现心房颤动,有时在心尖部内侧闻及舒张早期的心包叩击音,此为心包缩窄后,导致舒张期充盈突然受阻,血流快速冲入心室后突然中止,引起心室壁振荡及回弹而产生响亮短促的拍击音。房室环处缩窄时常在心前区听到舒张中期隆隆样杂音,晚期病人可出现动脉压降低,脉压变小。约35%的病人可触及奇脉。

【辅助检查】

1.实验室检查 可有轻度贫血,后期病人肝功能呈现异常,并有血浆清蛋白降低。

2.X线检查 示心影正常或轻度增大,心缘变直,上腔静脉影增宽,如缩窄局限于房室沟,可出现双房扩大。部分可见心包钙化,其中心包钙化是诊断缩窄性心包炎的重要线索。

3.心电图 T波低平或倒置,低电压、心动过速。

4.超声心动图 常有以下特点:①心包增厚,可呈双线或多条平行线;②左室后壁舒张运动平坦,运动幅度<1mm;③室间隔运动异常;④心室舒张期扩张幅度减小甚至消失;⑤上、下腔静脉和肝静脉扩张;⑥双心房或单心房扩大。

5.CT和MRI检查 可精确测量心包的厚度并可判断病变累及范围,对诊断缩窄性心包炎和指导心包剥离术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6.静脉压测定 肘静脉压显著升高,可达1.96kPa(20cmH2O)以上。

7.右心导管检查 具有以下特点:①右房、室和肺毛细血管楔嵌压升高,平均舒张压相等;②右房压力曲线呈M或W波形;③右室收缩压轻度升高,舒张期充盈呈急速下降及高原形曲线。

【诊断】

根据既往有心包炎病史,于急性心包炎数月或数年后出现静脉回流受阻,心排血量减少的症状及体征,结合辅助检查的阳性结果,缩窄性心包炎的诊断即可成立。

【鉴别诊断】

出现肝大伴腹水时应与下列疾病鉴别。

1.肝硬化失代偿期 病人有肝病史,肝功能异常;腹壁静脉和食管静脉曲张,无肘静脉压增高;心脏结构、功能均为正常。

2.右心衰竭 常有心脏病史,心脏明显扩大,可闻及心脏杂音;尤其在三尖瓣区可闻及收缩期吹风样杂音;全身水肿较明显;静脉压增高但多低于1.96kPa(20cmH2O);对洋地黄制剂有良效。

3.限制型心肌病 本病与缩窄性心包炎有类似之处,应予鉴别。本病主要以侵犯左心室为主,主要表现为肺静脉高压及肺淤血的临床表现;心房增大,X线检查发现左心室搏动明显减弱,而右心室搏动较明显。超声心动图检查心包无异常,心腔常狭小,心尖多呈闭塞,有时可见心内膜增厚及附壁血栓。

【治疗】

1.一般治疗 卧床休息,低盐饮食;酌情利尿;纠正贫血、低蛋白血症,补充营养能量等。

2.心包剥离术 早期施行心包剥离术,是治疗慢性缩窄性心包炎的根本措施。

3.抗感染 心包剥离术前有感染者应积极抗感染治疗,限制炎症从心包扩散到全身。若疑为结核性者,应予足量抗结核药物治疗,若已出现明显心包缩窄症状而必须手术者,则在手术前应抗结核治疗4周,术后继续用抗结核药物1年以上。

【预防】

为了防止心包缩窄,应积极早期彻底治疗急性心包炎;对经内科治疗疗效不佳,具有心包缩窄症状时应及早施行心包剥离术,以避免发展到心源性恶病质、严重肝功能不全、心肌萎缩等。

(李伟扬)

【思考题】

1.试述急性心包炎的症状和体征。

2.心脏压塞有哪些临床表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