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4年,De Quervain首先报道亚急性甲状腺炎(subacute thyroiditis),故有De Quervain甲状腺炎之称,是最常见的甲状腺疼痛疾病,是与病毒感染有关的自限性甲状腺炎。
【病因】
病因尚未完全阐明,目前多数认为该病与病毒感染有关,其证据如下。
(1)常于上呼吸道病毒感染后2~3周发病,此提示为病毒感染后的免疫反应。
(2)血中有病毒抗体的存在,其效价高度与病期相一致,常见的是艾柯病毒、柯萨奇病毒抗体,其次是腺病毒、流感病毒和腮腺炎病毒抗体。
(3)有研究从本病病人甲状腺中分离到腮腺炎病毒及观察到本病呈流行性。
【病理改变】
甲状腺呈中度肿大,质地较硬,大部分病例病变为局限性,病损的甲状腺腺泡为肉芽肿性组织所替代,其中有多量慢性炎症细胞、组织细胞和吞有胶性颗粒的巨细胞形成,病变与结核结节相似,故有肉芽肿性甲状腺炎或巨细胞性甲状腺炎之称。组织学改变与临床表现之间常不平行。
【临床表现】
多见于中年女性病人,男女之比为1∶(3~6)。发病较急,在起病前1~3周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和体征,如发热、怕冷、寒战、疲乏无力、食欲缺乏等全身症状。特征性的表现为甲状腺呈急性疼痛性增大,疼痛常向颌下、耳后或颈部放射,咀嚼和吞咽动作可使疼痛加剧。甲状腺病变范围有大有小,可先从一叶开始,以后扩展至另一叶,或始终限于一叶。病变的腺体肿大、表面平滑、质韧、压痛明显,一般无粘连或压迫症状,局部淋巴结不肿大。若病变广泛,大量甲状腺腺泡破坏,过多甲状腺激素释放入血循环,因而病人可有精神紧张、心动过速、怕热、出汗和手抖等短暂的甲状腺功能亢进表现。本病轻者,甲状腺略为肿大,仅有轻度疼痛和压痛,全身症状轻微甚至缺如。
本病为自限性,病程长短不一,有的短至几周,有的长达半年或更长,一般为6~12个月,可反复加重,持续数月至2年不等。约10%病例发生永久性甲状腺功能减退。
【辅助检查】
1.实验室检查 结果可随疾病的阶段而异,典型者可分为三期,即甲状腺功能亢进期、甲状腺功能减退期和恢复期。早期即甲状腺功能亢进期,甲状腺摄131I率降低,但血清T4、T3可有一过性增高(主要由于甲状腺滤泡破坏,激素外逸所致),TSH降低。甲状腺激素水平和甲状腺摄碘能力呈“分离现象”,结合临床表现对本病的诊断有重要意义。继而进入甲减期,由于甲状腺内存储的激素完全消耗,血清T4、T3降低,而TSH增高。随着疾病的好转进入恢复期,甲状腺摄131I率与血清T4、T3、TSH等均可恢复正常。
2.其他检查 血白细胞计数轻至中度升高,ESR常明显增快,γ球蛋白增加。
【诊断】
主要根据发病前常有上呼吸道感染史,急性起病,有发热等全身症状,甲状腺肿大、质硬,有疼痛、压痛,吞咽时加重,并有放射痛,ESR显著增快,甲状腺摄131I率与血清T4、T3有分离现象,诊断常可确定。
【鉴别诊断】
除颈部蜂窝织炎、淋巴结炎等外,应与其他甲状腺疾病鉴别:如急性化脓性甲状腺炎、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和甲状腺癌等。
【治疗】
轻症病例可用阿司匹林、吲哚美辛或保泰松等非甾体抗炎药控制症状。阿司匹林0.5g,2~3次/d,口服,疗程一般在2周左右。病情重者,可给予泼尼松20~40mg/d,分次口服,症状可迅速好转,发热减退、疼痛消失,肿大甲状腺缩小。此用量1~2周后可逐步减量,至血沉正常可改为维持量,疗程一般为1~2个月,如过快减量、过早停药易致复发。对复发病例除应用泼尼松外,因病程较久甲状腺功能可能减退,可加用甲状腺片口服,40~80mg/d,历时数月,直至甲状腺功能恢复正常为止。加用甲状腺片亦可加强对腺垂体的反馈调节,减少TSH分泌,有利于甲状腺肿大及结节的缩小,比较满意地消除症状。对有一过性甲状腺激素过多症状者可用普萘洛尔对症治疗。
【预防】
本病的发病因素与上呼吸染病毒感染有一定关系,故尽可能防止和及时控制上呼吸感染,对预防本病的初发或复发可有一定意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