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慢性侵袭性纤维性甲状腺炎

慢性侵袭性纤维性甲状腺炎

时间:2023-04-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893年,首先由Riedel报道慢性侵袭性纤维性甲状腺炎,故又称Riedel甲状腺炎,临床上甚少见,Woolner报道42 000例甲状腺手术中,仅见20例,占0.048%。其特点为侵袭甲状腺周围组织,特别是颈部肌肉,甲状腺被完全固定,不能随吞咽移动、周围器官压迫症状为主要表现,包括吞咽移动、呼吸困难、喉返神经受压而声音嘶哑或静脉回流障碍等。为解除压迫往往须作甲状腺部分切除术,但因与周围组织粘连而使手术发生困难。

1893年,首先由Riedel报道慢性侵袭性纤维性甲状腺炎,故又称Riedel甲状腺炎,临床上甚少见,Woolner报道42 000例甲状腺手术中,仅见20例,占0.048%。本病多见于40~50岁女性,男女比率为1∶4。

【病因】

未明,可能与自身免疫有关,但尚缺乏甲状腺抗体。有时可伴有多发性纤维硬化综合征,如伴硬化性胆管炎,输尿管周围、后腹膜组织、纵隔、肺、眼眶等纤维化,或伴Takayasu动脉炎。

【病理改变】

Woolner(1957)病理学诊断标准:①纤维病变常侵袭部分腺体,很少累及全部甲状腺,病变部位质地坚硬;②炎性病变常侵入甲状腺外周围组织,如颈肌等;③受损甲状腺组织常全部破坏,巨细胞缺如。Badtinie(1972)增加两个更显著的特征:①淋巴细胞甚少;②无肿瘤细胞。

【临床表现】

病程进展缓慢,甲状腺逐渐肿大,可为单侧性或双侧性,常为单侧性,约为正常大小的一倍,坚硬如石,一般无压痛。其特点为侵袭甲状腺周围组织,特别是颈部肌肉,甲状腺被完全固定,不能随吞咽移动、周围器官压迫症状为主要表现,包括吞咽移动、呼吸困难、喉返神经受压而声音嘶哑或静脉回流障碍等。可并发甲状腺功能减退。本病在临床上常被疑诊或误诊为甲状腺癌,故对无颈淋巴结或远处转移,而出现气管、食管和喉返神经压迫症状,病程较长,甲状腺呈蝶形肿大时,应考虑到本病的可能。

【辅助检查】

血沉正常或增快,BMR正常,甲状腺摄率正常131I或偏低,抗体测定效价不高无诊断意义。病理活检有助于本病的确诊。

【诊断】

本病确诊依赖甲状腺切开活检,由于腺体极硬,针刺活检常不满意。

【治疗】

为解除压迫往往须作甲状腺部分切除术,但因与周围组织粘连而使手术发生困难。有甲减症状者给予甲状腺片作替代疗法。肾上腺皮质激素(泼尼松龙40mg/d,疗程3个月)可试用,其疗效不肯定,但对伴有输尿管或胆管纤维化引起的阻塞症状者疗效较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