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环境因素与优生

环境因素与优生

时间:2023-04-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影响胚胎发育的环境因素有3个。1.致突变效应 环境因素诱发生殖细胞基因突变或染色体突变,使后代产生先天缺陷,这种损伤具有遗传性。体细胞遗传物质的异常仅发生于特定的体细胞,因此,一般不具有遗传性。孕妇早期缺碘时发生胎儿早产、死产、先天畸形发生率高。有资料显示孕妇镉中毒,致使胎儿产生骨骼发育障碍。多氯联苯通过胎盘屏障进入胎儿体内,发生胎儿多氯联苯中毒。

(一)影响胎儿发育的环境因素

胚胎发育过程中有羊膜、绒毛膜和胎盘屏障的保护,但仍可能直接或间接受环境中某些因子干扰,导致发育迟缓、先天畸形或胚胎死亡。影响胚胎发育的环境因素有3个。

1.母体所处的外环境 包括物理因素、化学因素、生物因素等。

2.母体自身的内环境 包括母体的营养、代谢、疾病等。

3.胚胎所处的微环境 包括胎盘功能、胎盘激素、胎膜、羊水状况等。

(二)环境因素造成的毒理效应

1.致突变效应(mutagenicity) 环境因素诱发生殖细胞基因突变或染色体突变,使后代产生先天缺陷,这种损伤具有遗传性。

2.致畸效应(teratogenicity) 环境因素作用于发育中的胚胎细胞,干扰胚胎正常分化,导致畸形。这种异常不是通过遗传机制产生的,不具有遗传性。

3.致癌效应(carcinogenicity) 环境因素诱发体细胞遗传物质改变,导致肿瘤发生。体细胞遗传物质的异常仅发生于特定的体细胞,因此,一般不具有遗传性。

(三)环境化学因素与优生

化学因素是迄今研究致畸、致癌、致突变作用最广的因素,包括空气化学组成(O2、CO2、N等);有害气体(空气中的污染物);固体粒子(金属、无机及有机化合物);水体成分中的有机和无机化合物;土壤的化学成分(N、P、I、F及重金属);药物、农药、食品营养成分及食品添加剂、烟、酒、咖啡因等。

1.原生环境化学因素与出生缺陷

(1)缺碘环境与碘缺乏病:碘是合成甲状腺素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甲状腺素是调节细胞内合成蛋白质的重要激素,当甲状腺素缺乏时,细胞中蛋白质难以合成,细胞就难以正常分裂、增殖,组织器官也就无法正常生长发育。地方性克汀病是碘缺乏病最严重的病症,表现为眼距宽、鼻翼宽、口唇厚、聋哑、矮小、痴呆和运动系统功能障碍。孕妇早期缺碘时发生胎儿早产、死产、先天畸形发生率高。胚胎期严重缺碘时将导致永久性脑损害,一经发现,即使补足碘,脑的损伤也是不可逆转的。胚胎轻度缺碘时可导致发育迟缓、神经运动功能发育落后及胎儿、新生儿甲状腺功能低下。

(2)高氟区与先天性氟中毒:氟是人体必需微量元素,生理范围内的氟量对骨及牙齿发育、防止龋齿发生有重要作用。过量的氟可致钙磷代谢平衡破坏,氟与钙、镁等离子形成难溶的氟化物时,使许多酶受到抑制造成机体的物质代谢和生理功能发生障碍。氟能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检测高氟区孕妇的血和尿氟水平发现,随着孕妇血、尿氟水平升高,其羊水氟含量也升高,而羊水氟含量高的胎儿股骨有明显病理改变,表现为骨生成活跃且紊乱。母体摄入过量氟时,可直接影响胎儿成釉细胞,使釉质形成和钙化发生障碍,引起斑釉症,表现为出生后婴幼儿期的乳牙氟斑牙。有研究显示地方性氟中毒流行地区的胎儿大脑、海马及小脑皮质神经细胞发育较差,细胞体积小,分布密集。在对地方性氟中毒地区的调查中发现,病区的儿童生长发育和智力均受到影响。

(3)先天性砷中毒:砷对体内酶蛋白的巯基具有特殊的亲和力,使多种含巯基的酶失去活性,影响细胞的正常代谢。有资料显示,居民长期饮用受砷污染的水,可导致姐妹染色体互换率增加。在人群流行病学调查中发现,高砷地区流产和不正常妊娠者显著高于对照组。目前,砷的致畸作用已趋于肯定。

2.环境污染及职业因素与出生缺陷

(1)汞及化合物:金属汞和有机汞能够透过血脑屏障、胎盘屏障和血睾屏障。有资料显示,女性职业暴露者,可出现月经紊乱、流产率及早产率高;男性职业暴露者精子形态异常及活动能力降低。在有机汞化合物中,甲基汞对胎儿有肯定致畸作用,主要引起细胞DNA损伤和染色体异常,导致胎儿异常。先天性水俣病就是甲基汞中毒所致。甲基汞的胎儿毒性实验研究证实有胎儿致死作用、成长障碍、多发畸形、脑膨出、脑积水、小眼及其他眼异常、腭裂、颜面畸形、各种骨骼畸形。临床表现为严重的智力低下,协调障碍,步行困难,语言、咀嚼、咽下困难,生长发育不良,大发作性癫等。

(2)铅:男性职业暴露者,可出现精子量减少、形态异常、迁移改变;女性职业暴露者,出现月经异常、不孕。铅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最常见是自然流产和早产率增加。铅的毒性作用影响很多系统,以神经系统、造血系统、泌尿系统病变较为明显,尤其对未成熟的神经毒性作用最为敏感。母体接触铅可以导致胎儿神经系统损伤,出生后表现为智力低下、行为障碍、学习困难等,铅还可能导致胎儿宫内发育迟缓。

(3)镉:动物实验发现镉是一种神经毒物,可损伤神经细胞。啮齿类动物受孕早期摄入过量的镉有致畸作用,可出现脑膨出、脑水肿、腭裂、小眼等。多种途径给予动物镉均具有胚胎毒和致畸作用。有资料显示孕妇镉中毒,致使胎儿产生骨骼发育障碍。

(4)有机溶剂:①苯及其同系物可引起女性月经异常,主要表现为经血过多及经期延长,自然流产率高。有报道孕妇接触苯,其子代发生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及非淋巴细胞白血病的危险性增高;苯能使孕妇贫血从而影响胎儿营养。②多氯联苯抑制细胞生长,影响和干扰多种酶的活性。多氯联苯通过胎盘屏障进入胎儿体内,发生胎儿多氯联苯中毒。在1968年日本发生的米糠油中毒事件(食用多氯联苯污染的米糠油)中,受害的13名孕妇分娩的13例新生儿中,2例流产,2例早产。新生儿表现为体重不足、皮肤色素沉着、严重氯痤疮、眼多分泌物、牙龈着色等症状,称为“油症儿”。动物实验发现孕鼠的子代出生体重不足,学习能力紊乱;孕猴的子代出现类似“油症儿”表现。③有调查显示,二硫化碳作业女工月经紊乱,女工及男工妻子自然流产率及子代先天缺陷的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说明二硫化碳对人类胚胎发育有影响。④动物实验表明,甲醛可诱发肿瘤,对内分泌及性腺具有特殊作用。有资料显示,女性职业暴露者出现月经紊乱、继发性不育、低体重胎儿等。先兆流产率、宫内窒息率和难产率高于对照组。

(5)大气污染:有资料显示,孕早期处于大气SO2、TSP(总悬浮颗粒物)积值较高的季节,胎儿出生缺陷发生率高于SO2、TSP积值较低的季节。有报道人胚绒毛组织染色体的数目和(或)结构畸变与空气污染严重程度有关。SO2日平均浓度与染色体异常发生率之间存在着剂量-效应关系,悬浮颗粒影响染色体结构畸变。当孕妇CO中毒,胎儿可发生小头畸形、神经发育不全、四肢肌张力减退、痉挛等。

3.药物与出生缺陷 几乎所有的药物都可以不同形式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但已确定对胎儿有致畸作用的药物不多,药物因素引起的出生缺陷只占5%~6%,药品的安全性与危险性是在一定条件下相对发生和发展的。致畸作用较强的药物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不一定孕妇用药后必然引起先天性出生缺陷。药物对胎儿的影响取决于药物的理化特性、药物剂量、机体对药物的亲和性、用药时的胎龄(表10-3)和母体与胎儿的遗传素质等。目前已肯定对人类有致畸作用的药物,见表10-4。

表10-3 孕早期药物致畸与胎龄的关系

表10-4 具有致畸作用的药物及其致畸表现

(续 表)

药物可通过3种途径产生致畸作用:①直接作用。药物直接作用于胚胎形成过程,如氨甲蝶呤的抗叶酸作用直接作用于胚胎,抑制叶酸代谢,产生结构异常和流产。②间接作用。有些物质本身不致畸,但在母体内为致畸作用创造了条件。如尼古丁可引起子宫、胎盘血管收缩,引起子宫及胎盘灌流减少,影响胎儿的发育。③通过毒性反应或中间产物。有些药物是通过其毒性或中间代谢产物影响胎儿发育。如反应停就是通过其代谢产物引起胎儿畸形的。

4.农药与出生缺陷 农药可以通过胎盘屏障,到达胎儿体内,对发育中的胚胎或胎儿产生影响,造成遗传性或非遗传性损伤。有人认为,目前人自发突变中60%~70%是化学因素所致,而农药是化学因素中重要的物质之一,对人的影响常常自第二代甚至第三代时才开始出现。由于有些农药在体内有明显的蓄积效应,特别是当母体妊娠时及哺乳时,农药在体内超过常量的聚集危害更大,往往农药及其代谢产物浓度尚未达到引起母体中毒的程度时,却已能出现特殊活性,对生殖功能产生影响,对发育中的胚胎或胎儿产生各种不良影响。

(1)有机磷:动物实验发现含有机磷的敌百虫能引起动物胎仔骨骼缺陷及内脏畸形;甲基对硫磷导致动物受胎及繁殖能力下降,骨骼异常;马拉对硫磷引起肢体短缩。有机磷农药能引起人的神经系统功能紊乱,对生殖及发育有一定的影响,大剂量使用有机磷农药的妇女可能出现不孕、月经紊乱现象。有报道认为孕妇接触有机磷农药可使胎儿肢体畸形。

(2)有机氯:动物实验发现含有机氯农药五氯酚引起胎仔骨骼畸形、露脑、脐疝等,母体滴滴涕(DDT)浓度高,胎儿中窒息为对照组的3倍,出生缺陷的也较多,包括足内翻、先天性髋脱位、多指畸形等。

(3)其他:除草剂2,4,5-T和三氯酚、五氯酚及其生产过程中的副产品四氯二苯二英(TCDD)都有致畸作用,有人发现在2,4,5-T高散布区胎儿小头畸形、唐氏综合征、先天腭裂、脊柱裂、趾畸形等发生率高。

(四)环境物理因素与优生

物理因素包括温度、湿度、气流、电离辐射、非电离辐射、温度、噪声等。已知有致畸作用的有电离辐射、噪声和高温。

1.电离辐射 凡是能引起物质电离的辐射称为电离辐射。在电离辐射中常见的放射线有α射线、β射线、γ射线和X射线等。

细胞对放射线的敏感性与细胞的增殖活动能力成正比。即胚胎早期比胚胎晚期敏感;胚胎时期比出生后敏感。因此,胚胎细胞对放射线的敏感性较发育成熟的机体更强,往往母亲未受到任何影响的剂量即能造成胚胎的器质性损伤。常见的效应有致死、致畸和发育障碍。

胚胎受放射线的影响程度取决于3个因素:①放射剂量;②受照射方式、射线种类;③受照射时胚胎发育的阶段。在妊娠头2个月受照射最易引发畸形,且畸形严重。胚胎的中枢神经系统最易受损。由放射线照射引发的出生缺陷有:脑发育不全、颅骨发育不全、小头畸形、智力低下、耳及耳道异常、眼睑及虹膜异常、唇腭裂、先天性心脏病、大血管错位、消化道畸形、泌尿器官发育不全、四肢畸形和指(趾)异常等。

2.非电离辐射 不能使生物组织电离的辐射称为非电离辐射。包括紫外线、可见光、红外线、激光和射频辐射等。它们属于电磁辐射谱中特定波段。

(1)射频辐射:目前,微波辐射对人的致畸作用尚不肯定。由于微波的穿透能力差,估计对人类的致畸作用比放射线弱。有研究发现,微波照射阴囊对睾丸有一定的影响,可使精子数减少,活动力降低,甚至可发生暂时性不育。职业性接触微波的人群中,男性的子代中唐氏综合征发病率高,女性妊娠后容易流产。1980年美国全国健康调查中显示,低体重儿母亲接触微波的比例高于非低体重儿母亲,但无显著性差别。

(2)视屏作业:视屏作业是指电子计算机视屏显示终端(VDT)操作人员的工作而言,简称VDT作业。视屏作业的职业危害因素是否对女性的健康产生不良影响,国内外报道尚不一致;与子代出生缺陷是否相关,研究结果也不一致。我国学者对1 528名VDT作业女性的调查发现,其月经异常及自然流产率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上意义。另有研究报道对女性生殖功能的影响与作业时间长短有关。

3.噪声 凡是使人不愉快的或不需要的声音统称为噪声。不同程度的噪声可能引起妇女卵巢功能紊乱,表现为月经异常、痛经。噪声对动物致畸的研究结果不一致,对人胚胎的致畸作用尚待进一步研究。有人推测噪声能引起子宫收缩,影响胎儿血液供应,由此影响胎儿发育。噪声可能对胎儿听觉系统和神经系统有影响。

4.高温 调查显示孕妇体温超过38.5℃对胚胎发育有影响。尤其是在孕早期,胎儿发生神经管关闭不全引起神经管缺陷。

5.机械因素 由于胎儿受母体腹壁、子宫和羊水的保护,外环境中机械因素一般不会损伤胎儿,但是子宫内的某些机械因素可能会影响胎儿发育,导致先天畸形。早期妊娠时,若胎膜破裂形成束状羊膜带或纤维环,可使胎儿生长时由于局部压迫窄缩而引起畸形,如羊膜带或纤维环缠绕头部可形成面裂;缠绕于肢体可造成组织坏死以致肢体缺如(宫内切断);缠绕于指(趾),可以形成并指或短指等。各种原因引起的子宫腔狭小或多胎妊娠可导致胎儿全身生长受限,活动受限,各种压迫导致畸形或变形。胎儿的子宫内姿势也是引起畸形的原因之一。如在子宫内固定一个位置过久,容易引起软组织痉挛,导致畸形。臀先露者,由于压迫,可出现臀先露系列病,如斜颈、脊柱侧屈、畸形足等。

6.振动 对女性影响较大的是全身振动,尤其是非周期性冲动性振动,可以影响卵巢功能;骨盆内血管紧张度改变,小骨盆内器官淤血,会影响到子宫的营养状况及胎儿的血液供应。有研究报道,在振动的影响下自然流产率、低出生体重儿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

(五)生物因素与优生

生物因素包括病原微生物病、寄生虫和病原动物等。已知孕妇感染多种病原微生物引起宫内感染导致胎儿出生缺陷。在多数情况下,孕妇感染了对胎儿有害的微生物后并不一定出现一些特殊的症状,或产生的症状不明显,常常被人忽视而未得到及时治疗,造成出生缺陷的发生。

常见的病原体有:①病毒。包括风疹病毒、巨细胞病毒、单纯疱疹病毒、乙肝病毒、流感病毒、人类细小病毒B19、人乳头瘤病毒、艾滋病病毒等。②细菌。如淋球菌。③原虫。如弓形体。④其他病原体。包括沙眼衣原体、解脲支原体、梅毒螺旋体。

宫内感染可引起一系列不良后果,其危害程度与发生宫内感染的时间、微生物的种类、感染时母体状况等有关。孕早期感染引起胎儿流产、各种先天畸形,如神经管缺陷、内脏畸形、颜面发育异常、肢体缺损等。孕晚期感染导致早产、羊膜早破和新生儿感染。

造成宫内感染的主要途径有:①病原微生物通过血液经胎盘垂直传播;②孕妇下生殖道感染的上行性扩散;③分娩中新生儿通过软产道时受到感染。

1.风疹病毒感染 风疹病毒(RV)是导致胎儿先天畸形的主要病原微生物之一。风疹病毒通过呼吸道传播,人群对RV普遍敏感,孕妇感染风疹病毒后50%以上不会出现皮疹等明显表现。1964年美国曾发生风疹大流行,第二年有数万个畸形儿出生。风疹病毒导致胎儿畸形主要有先天性白内障、耳聋和心血管系统缺陷等,称为胎儿风疹综合征(CRS三联症)。部分婴儿出生时无症状,但随后出现先天性疾病,如视力、听力损坏,神经系统缺陷,智力发育迟缓等。不同孕期宫内风疹病毒感染对胎儿的影响有显著差异。据统计学资料显示,怀孕1~2个月时感染风疹,致畸率90%;怀孕4个月时感染风疹,致畸率50%以上;孕4个月以上感染,致畸率6%左右。因此,孕前期和孕早期预防风疹病毒对防止胎儿发生胎儿风疹综合征具有重要意义。育龄妇女接种风疹疫苗预防风疹病毒感染是降低胎儿出生缺陷的重要措施。

2.巨细胞病毒感染 巨细胞病毒(CMV)在人群中普遍存在,通过输血、日常生活接触、性接触传染给其他人。巨细胞病毒经胎盘、生殖道、哺乳传染给子代。孕妇感染巨细胞病毒后一般不会出现临床症状。宫内感染后,胎儿可能出现流产、早产及出生缺陷,如紫癜、肝脾大、小头畸形、发育迟缓、腹股沟疝、智力低下及大脑钙化等。在围生期感染的新生儿中约有20%有明显的临床症状或生后不久出现神经或精神运动性障碍。

3.单纯疱疹病毒感染 单纯疱疹病毒(HSV)分两种型:HSV-Ⅰ和HSV-Ⅱ型,引起人类生殖道感染的主要是HSV-Ⅱ型。HSV-Ⅱ型主要通过性行为传播。孕妇经产道上行至羊膜腔,或经血液循环通过胎盘感染胎儿。妊娠期20周前宫内HSV-Ⅱ型感染,可能造成流产、死胎、先天畸形(如小头畸形、肝脾大、脉络膜视网膜炎等)等;20周后HSV-Ⅱ型感染则易早产,引起出生缺陷的资料不多;分娩时造成的新生儿HSV-Ⅱ型感染,表现为全身或局部的疱疹、肝炎、心包炎及脑炎等。

4.弓形体感染 弓形体原虫(TOXO),以猫为终宿主,弓形体的卵囊从猫粪便中排出,弓形体的孢囊存在于哺乳动物的肉、禽类的肉及蛋中,人食入弓形体的卵囊或孢囊后,产生弓形体病。一般孕妇感染弓形体后没有什么明显的症状。弓形体可以通过胎盘、生殖道等传染胎儿或新生儿。有资料表明,孕妇在孕早期感染弓形体时胚胎宫内感染率约15%;孕中期约有25%;孕晚期约有60%。孕早期感染可出现流产、死胎以及脉络膜视网膜炎、无脑儿、小头、智力低下、小眼、耳聋、四肢畸形等多种出生缺陷。晚期感染或分娩时经生殖道感染一般为隐性感染,但出生后可出现脑炎、眼病、急性或慢性弓形体病。

5.其他病原体感染

(1)乙肝病毒(HBV)感染:如果孕妇在妊娠期患急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病毒e抗原为阳性,或孕妇血中检测到乙肝病毒者,胎儿宫内感染乙肝病毒的可能性较大。先天感染乙肝病毒的婴儿出生时可发生体重轻、婴儿肝炎、肝硬化等。

(2)丙肝病毒(HCV)感染:研究发现,血中存在丙肝病毒RNA的孕妇,多数分娩出的小孩有丙肝病毒感染并伴有肝脏病变。

(3)人细小病毒B19感染:B19病毒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抑制胎儿造血系统,致使其贫血、缺氧、心衰及宫内发育迟缓,出现胎儿流产、积水型死胎。

(4)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HPV可以通过孕妇血行经胎盘、羊水感染胎儿,经产道吞咽含HPV的阴道分泌物而感染新生儿。目前观察,HPV感染与死产、宫内发育迟缓、发育异常、高胆红素血症等无关,但可引起新生儿先天性肛周多发性尖锐湿疣及婴幼儿期青少年喉乳头瘤。

(5)艾滋病病毒(HIV)感染:HIV母婴传染率为30%~50%。胚胎感染HIV后可发生小头畸形等头面部畸形,也可在出生后半年发生艾滋病。

(6)沙眼衣原体和解脲支原体感染:近年来中国人生殖器官沙眼衣原体和解脲支原体的感染率日趋增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妇女输卵管感染沙眼衣原体或解脲支原体后,可能导致输卵管阻塞,继发不孕。妊娠期间,胚胎宫内感染这2种病原体,可出现低体重儿、早产、胎膜早破等,给新生儿带来严重后果。

(7)梅毒螺旋体感染:梅毒螺旋体母儿传染率为50%~90%。一般认为,梅毒感染后对胚胎的损害主要由孕妇的免疫反应决定的,而不是螺旋体的直接毒性作用。如果梅毒患者在妊娠第4个月前充足治疗,可娩出正常胎儿;如未治疗,则出现死胎、先天梅毒或生后不久死亡。早期先天性梅毒在出生后2周内发病,皮肤苍白、松弛,营养不良,伴有低热。生后1~2个月皮肤出现斑丘疹、水疱、脓疱、脱屑,肝脾大、黄疸、淋巴腺肿、脉络膜视网膜炎等。晚期先天梅毒症状多在2岁后出现,可以出现皮肤、黏膜、骨骼损害及内脏损害等。

(六)食品、营养与优生

营养不足,不仅妨碍胎儿正常发育,还可引起不同程度的器官畸形。有些物质摄取过量对机体是有害的。霉变食品和受污染食品对人体可能有致癌作用、致畸作用。应重视营养与优生的关系,重视食品污染对优生的影响。孕期充足的营养是保证胎儿健康发育的重要因素之一。

1.孕前营养 孕前充足的营养可以获得健康的精子和卵子,并为受孕创造良好的物质基础,以便健康的精子和卵子结合成为健康的胚胎。因此,孕前营养对胎儿健康有直接影响。有研究表明,妇女孕前体重与新生儿出生体重明显相关,低出生体重往往是由孕前体重低或孕后体重增加少的母亲所致。孕前体重不足的妇女,当体重指数低于19.1kg/m2时难以受孕,即使怀孕,胎儿贫血、生长发育迟缓、早产、新生儿低出生体重的发生率增加。因此,计划怀孕而体重不足的妇女应当设法增加体重。过度肥胖的妇女可能增加妊娠困难,特别是妊高征、妊娠合并糖尿病风险较高,产程延长和难产增加,新生儿死亡率较高。因此,肥胖妇女在孕前合理减小体重能改善妊娠不良结果,不主张准备怀孕的妇女长期节食,因为节食者体内某些重要营养物质,特别是维生素、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的含量较低影响胎儿的生长发育。

近年来,国内外研究成果表明,妇女怀孕早期体内缺乏叶酸是神经管缺陷发生的主要原因。胚胎神经管的发育关键是受孕后3~6周,此期如果孕妇体内叶酸水平低,会影响神经管的正常闭合而发生畸形。为预防神经管缺陷儿出生,应从怀孕前1个月开始至怀孕后3个月补充叶酸。

2.孕期营养 胎儿在子宫内生长发育,需要足够的热量与营养供给,胎儿摄取能量与营养的唯一途径是由母体供给。流行病学调查及动物实验证实,孕期如果营养摄取不当,不仅直接妨碍胎儿的正常发育,引起不同程度的器官畸形,还会导致胎盘发育不良,胎盘细胞数目减少及功能障碍,间接干扰胎儿的发育。

(1)热能与蛋白质:人群调查和动物实验已经证实,热能、蛋白质对胎儿的影响表现在许多方面。①一般发育。孕期热量与蛋白质摄入不足,可引起胎儿生长发育低下,导致足月低体重儿(2 500g以下)发生率增加。孕妇体重增长与胎儿出生体重高度相关,而孕妇体重增长过低常由于热量、蛋白质营养不良引起。②脑发育。热能、蛋白质缺乏可影响胎儿脑发育,表现在大脑细胞数少、脑组织重量轻、脑成分发生改变如磷脂、脑脂、DNA、胆固醇等。孕后期蛋白质不足,可导致胎儿脑细胞增殖数量不足,且终身不可逆,引起不可逆的智力发育障碍。

孕期推荐热量供给量为2 500kJ/d。孕期供应增加蛋白质供给量,推荐在孕中期增加15g/d,孕晚期增加25g/d。

(2)脂质:生殖细胞的形成、前列腺素合成、乳汁成分等与必需脂肪酸密切相关。如果孕妇脂质摄入不足,将会导致胎儿脏器发育不良及低出生体重。孕期推荐脂类供给量占总热量的20%~25%。

(3)维生素:维生素是维持机体正常生长和代谢功能所必需的,多数维生素在人体内不能合成,必须从食物中获取。①维生素A。维生素A缺乏或过多皆可导致胎儿异常。维生素A缺乏主要导致胎儿眼缺陷,其次是泌尿生殖道和心肺缺陷等。有报道人类孕期维生素A缺乏,胎儿发生小头畸形、无眼症。动物实验发现,维生素A过多,胎仔露脑、唇裂、腭裂、眼畸形。人类孕期维生素A过多,胎儿发生无脑、小头、智力障碍、心脏缺损及颜面异常,流产率增高。孕期推荐剂量:维生素A 1.0mg/d(3 300U)。②维生素D。孕期维生素D缺乏可影响胎儿的骨骼和牙齿发育,生后易患龋齿。孕妇严重缺乏维生素D时,新生儿出现先天性佝偻病、低钙血症及牙釉质发育差。维生素D过量,可引起特发性婴儿高钙血症、骨质硬化,同时损害心脏、血管和肾脏。孕期推荐剂量:维生素D 0.01mg/d(400U)。③维生素E。胎仔可发生露脑,脐疝,脊柱侧突,足、趾和尾畸形。目前,尚无维生素E缺乏对人致畸的报道。维生素E过量可能无害。孕期推荐剂量:维生素E 12mg/d。④叶酸。叶酸对人类正常胚胎细胞分裂和生长发育十分重要。流行病学调查证实,孕妇缺乏叶酸,除可引起巨幼红细胞贫血外,更为严重的是导致胎儿神经管缺陷,尤其是妊娠早期。另有一些研究发现,胎儿唇腭裂、先心病与叶酸缺乏有关。研究结果还显示即使营养状况良好的孕妇,体内叶酸水平也会下降,且叶酸水平随着妊娠的进程逐渐降低。推荐育龄妇女从怀孕前3个月起至孕后3个月补充叶酸0.4mg/d。已经生过一个神经管缺陷儿的妇女从怀孕前3个月起至孕后3个月补充叶酸4mg/d。大剂量叶酸会降低抗惊厥药物的作用,诱发癫;影响锌的吸收,导致胎儿宫内发育迟缓,低出生体重。

小资料  神经管缺陷相关问题

神经管缺陷是由于神经管关闭异常所致。受精后16~30d(末次月经后30~44d)是神经管形成和闭合的关键时期。如果闭合不全,则发生神经管缺陷。

神经管缺陷是一组涉及胎儿大脑和(或)脊髓的缺陷,其特征是脑组织和脊髓暴露在外,缺乏颅骨和(或)脊椎骨以及软组织的保护,表现为无脑畸形、脊柱裂和脑膨出,是引起婴儿死亡和残疾的最常见原因之一。

神经管缺陷是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环境因素包括孕妇体内缺乏叶酸、孕期使用抗癫药物、孕期暴露于高温、孕妇患糖尿病、患肥胖症。孕妇体内缺乏叶酸是重要因素,正确增补叶酸,可以降低50%~70%的神经管缺陷发生。

孕妇在孕早期体内缺乏叶酸是重要因素,正确增补叶酸,可以降低50%~70%的神经管缺陷发生。由于受精后16~30d(末次月经后30~44d)是神经管形成和闭合的关键时期。当孕妇发现自己怀孕时正好是神经管闭合的关键时期,如果发现怀孕再补充叶酸,已经错过机会。因此,为了预防胎儿神经管缺陷,建议计划怀孕的育龄妇女孕前3个月开始直到怀孕后3个月增补叶酸制剂。

叶酸的来源主要有三种途径:富含叶酸的食物,包括绿叶蔬菜、柑橘、橙汁、豆类、干果、肉类;含叶酸的强化食品;合成叶酸制剂,如叶酸片或含有叶酸的多种维生素。补充叶酸的最佳方式是服用叶酸制剂。

孕期缺乏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等对胚胎发育产生一定不良影响,有一定的致畸性,可导致流产、早产、死胎等。孕期推荐剂量:维生素B11.8mg/d;维生素B21.8mg/d;维生素C 80mg/d。

(4)无机盐及微量元素:①如果母体中度或短期缺钙,胎儿从母体的骨骼、牙齿中吸收钙质来满足自身需要,孕妇可出现龋齿及骨质软化症,而胎儿骨骼发育可正常。如果母体严重或长期缺钙,则胎儿骨骼的钙化和生长发育就不能正常进行。易患佝偻病。钙量过高,对胎儿可能有不利影响,动物实验发现动物血钙过高时每窝产仔数减少,且胎仔出生体重降低。推荐剂量妊娠第4~6个月钙供给量800mg/d,第7~9个月为1 500mg/d。②母鼠实验发现,如整个孕期缺镁,胎仔全部吸收死亡,如孕中期缺镁则胎仔吸收仍可达50%~90%,存活的胎仔发生多种畸形,如唇裂、短舌、脑水肿、小颌,趾畸形和短尾等。尚无缺镁对人胚的影响的资料报道。③动物实验观察,给予孕鼠提供低钠饲料,胎仔存活率低,脑重量、脑胆固醇、脑蛋白质及RNA均低于正常喂养的鼠仔。④低钾可使人胚肾发育不全,有致畸作用。⑤动物实验和人体观察妊娠期缺锌可导致先天畸形。人群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显示,在世界缺锌地区,新生儿中枢神经系统缺陷的发生率高;低锌母亲所生婴儿中先天性心脏病、骨骼畸形、隐睾、尿道下裂等畸形发生率也高。孕期推荐剂量锌供给量20mg/d。⑥孕妇缺铁,易发生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妊娠后期,胎儿将在体内贮存铁,加上出生后红细胞破坏释放的铁,足够生后3~4个月生长需要,如果母亲轻度缺铁,胎儿一般不受影响或使胎儿体内铁贮存减少;母亲严重缺铁,婴儿出生即可出现贫血,抵抗力低,易感染,生长发育迟缓。孕期推荐供应量孕早期15mg/d,孕中期25mg/d,孕晚期35mg/d。⑦动物实验观察孕鼠锰缺乏可引起鼠仔先天异常,包括骨骼异常、新生儿共济失调、脑功能异常。对人体的研究发现锰与异常神经活动有关,患有惊厥性紊乱的儿童中约1/3缺锰;癫儿童的母亲血锰也低。⑧孕期碘摄入过少将对胎儿产生严重的影响,发生地方性克汀病。胎盘对某些物质有屏障作用,但对碘没有屏障作用,孕期碘摄入过量,可引起胎儿高碘性甲状腺功能紊乱。孕期推荐碘供应量0.175mg/d。

(七)食品卫生与优生

食品在生产加工、贮存运输和销售过程中常受到多方面的污染,就其污染的性质分为生物性、化学性和放射性3类。其中化学性污染的范围最广,如工业“三废”不合理排放、农药残留于食品等。

1.真菌毒素

(1)黄曲霉素B1:黄曲霉素B1是黄曲霉菌和寄生曲霉菌中产毒菌株的代谢产物,致癌性极强。黄曲霉素B1污染的主要食物有花生、玉米、小麦、稻谷、棉籽等。黄曲霉素B1有致畸性,能引起地鼠畸形,如无脑、脑子小、心异位、兔唇、脐疝;生长延迟;肝出血、坏死及变性等。

(2)红色青霉毒素B:红色青霉毒素B由红色青霉及产紫青霉产生。红色青霉毒素B污染的主要食物有谷物、豆类、花生和玉米类等。毒性较大,动物实验能诱发畸形,主要畸形为露脑、耳或颌异常、脐疝、无眼、趾畸形和短尾等。

2.N-亚硝基类化合物 N-亚硝基类化合物是指含=N-NO基的化合物,致癌性强,可分为亚硝胺类、亚硝酰胺类、亚硝脒类和亚硝基脲类。主要存在于熏鱼、腌肉、酸菜、啤酒及发酵食品。N-亚硝基类化合物可通过动物胎盘,引起子代各种畸形的主要是甲基亚硝基脲及乙基亚硝基脲。在妊娠初期染毒可使胎儿中毒死亡;在中期染毒可使胎仔发生畸形,如脑畸形、脑积水和四肢畸形;在孕晚期染毒可使胎儿发生肿瘤。

3.咖啡因 动物实验观察咖啡因有致畸作用,能诱发鼠仔畸形、水肿和低出生体重,主要畸形有腭裂,趾足畸形,露脑,脊柱裂和无下颌等。尚无证据说明对人类具有致畸作用。但大剂量咖啡因(大于300mg/d)可导致新生儿低出生体重。

(八)影响优生的其他因素

1.妊娠合并糖尿病 资料显示糖尿病孕妇所生先天畸形儿发生率6倍于群体,主要是心血管、中枢神经、胃肠、骨骼等异常;同时围产儿死亡率高;容易出现巨大儿(增加分娩的困难);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低血糖。

2.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低下 新生儿可出现暂时性或持续性甲状腺功能低下。前者病情轻,预后好;后者病情持久,出现骨龄早熟、颅骨过早闭合、智力低下、身材矮小及Graves肢端症,预后差。

3.双亲年龄对胎儿的影响 母亲年龄大于35岁,畸形儿为对照组(24~29岁)4倍;父亲年龄大于40岁,畸形儿为对照组3倍。

4.孕妇不良嗜好对胎儿的影响

(1)吸烟与妊娠:不论孕妇主动还是被动吸烟,对胎儿都会产生危害。孕妇吸烟对胎儿不良影响的多种机制中,慢性CO中毒是胎儿毒性的主要原因。CO易于通过胎盘进入胎儿血液,与血红蛋白形成的碳氧血红蛋白HbCO导致胎儿组织慢性缺氧,阻碍胎儿发育。烟草中的尼古丁具有血管收缩作用,引起子宫及胎盘灌流减少,导致胎儿发育不良。烟草中的铅有神经毒性,可伤害胎儿脑组织发育。总之,孕妇吸烟的不良后果包括流产、早产、宫内发育迟缓、出生体重低、智力低下、先天畸形、死亡等。调查显示每天吸烟低于10支的孕妇,其胎儿出现异常的危险性比不吸烟者增加10%,每天吸烟超过30支的孕妇,危险性高90%。

(2)酗酒与妊娠:乙醇分子量小,脂溶性高,可以迅速进入胚胎。由于胎儿肝脏功能不健全,对乙醇的分解代谢差,孕妇饮酒几个小时后,母血乙醇浓度下降,而胎儿血液乙醇浓度仍保持较高水平。乙醇具有致畸作用,作用机制可能与乙醇及其代谢物直接损害细胞或蛋白质合成导致生长迟缓,也可能干扰胎儿代谢和内分泌以及氨基酸的胎盘转运,抑制脑细胞分化,降低脑的重量。孕期酗酒容易发生流产、死胎、死产和小于胎龄儿。酒精对胎儿造成的最严重的损害是胎儿酒精综合征:特殊面容(眼睑短、小眼、眼距宽)、精神运动及语言发育障碍,智力低下、心血管畸形、肢体畸形等;部分婴儿在出生时没有异常表现,但是随着年龄增长,会出现认知能力、学习、心理、行为等方面的异常或障碍。妊娠12周内是胚胎发育的关键期,脑组织和颜面开始形成,12~18周是胎儿神经元迅速增长的主要阶段,妊娠末3个月至出生后早期为脑回和小脑进一步发育的主要阶段。因此,整个妊娠期不同阶段饮酒对胎儿都会产生损伤。

(3)药物成瘾与妊娠:造成成瘾的药品有阿片类、可卡因类、大麻类、合成麻醉类等。吗啡可引起胎儿成瘾。海洛因可引起胎儿成瘾,对胎儿生长有严重的抑制作用。

(李科生 井长勤)

【思考题】

1.解释下列名词。

优生学 出生缺陷 先天畸形 先天变形 致突变效应 致畸效应 神经管缺陷 电离辐射 非电离辐射。

2.简述优生学的任务及其研究的范围。

3.简述负优生学所采取的主要措施。

4.简述影响胎儿发育的环境因素。

5.为什么卵受精后第3~8周是致畸敏感期?

6.预防胎儿神经管缺陷,正常育龄妇女怎样增补叶酸。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