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阴阳五行与人体五脏六腑属性

阴阳五行与人体五脏六腑属性

时间:2023-04-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脏有病,可以传至他脏,这种病理上的相互影响称为“传变”。用五行学说来说明五脏疾病的传变,可以分为相生关系的传变和相克关系的传变。补母用于母子关系的虚证,常用治法有滋水涵木、培土生金、金水相生、益火补土。因此在临床上可利用情志之间互相抑制的关系来治疗某些情志疾病。

(一)说明五脏的生理功能与相互关系

1.说明五脏的生理功能 五行学说将五脏分别归属于五行,以五行的特性来说明五脏的生理功能特点。如肝喜条达而恶抑郁,有疏泄的功能,木性可曲可直,枝叶条达,有生发的特性,故以肝属木,是以木条达生发的特性来说明肝主疏泄而恶抑郁的生理功能;心阳有温煦的作用,火性温热上炎,故以心属火,是以火的特性来说明心阳主温煦的生理功能;脾有运化水谷精微,营养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的功能,为气血生化之源,土有生化万物的特性,故以脾属土,是以土的特性来说明脾的化生气血,为后天之本的功能;肺性清肃,肺气以肃降为顺,金有清肃、收敛的特性,故以肺属金,是以金的特性来说明肺气清肃下降的生理功能;肾主藏精、主水,有滋润周身的作用,水有滋润下行的特性,故以肾属水,是以水的特性来说明肾藏精、主水的生理功能。

2.说明五脏之间的相互联系 五脏的功能活动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着的,既相互资生,又相互制约,这种相互联系就是利用五行学说的生克理论来说明的。

(1)五脏相互资生的关系:用五行相生的关系说明五脏之间相互资生、相互为用的关系。如木生火是指肝可以资生心,即肝藏血以济心,又叫肝生心;火生土是指心火可以温养脾土,又叫心生脾;土生金是指脾吸收、输布水谷精微,营养肺,又叫脾生肺;金生水是指肺气清肃下行,通调水道,使水液下归于肾,以助肾水,又叫肺生肾;水生木是指肾藏精以滋养肝脏阴血,又叫肾生肝。

(2)五脏相互制约的关系:用五行相克的关系说明五脏之间相互制约、相互克制的关系。如木克土就是指肝的疏泄功能可以抑制脾土的壅滞;土克水就是指脾运化水湿的功能可以抑制肾水的泛滥;水克火就是指肾水上济于心可以抑制心火的过亢;火克金就是指心阳的温煦功能可以抑制肺的清肃太过;金克木就是指肺气的肃降功能可以抑制肝气的升发太过。

(二)说明五脏病变的相互影响

五脏在生理上相互联系,在病理上相互影响。一脏有病,可以传至他脏,这种病理上的相互影响称为“传变”。用五行学说来说明五脏疾病的传变,可以分为相生关系的传变和相克关系的传变。

1.相生关系的传变 在相生关系中,每一行都存在着“生我”和“我生”两种联系,有“母”和“子”的双重属性。因此,相生关系的传变又包括“母病及子”和“子病犯母”两个方面。

(1)母病及子:是指疾病从母脏传于子脏。

(2)子病犯母:是指疾病由子脏传于母脏,又称“子盗母气”。

2.相克关系的传变 在相克关系中,每一行都存在着“克我”和“我克”两种联系,因此相克关系的传变又包括“相乘”和“相侮”两个方面。

(1)相乘:是指相克太过而为病。相克太过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由于一方的力量过强,导致被克的一方受到过分的克伐;另一种是由于被克的一方本身虚弱,不能任受对方的克伐。

(2)相侮:是指逆向克制而致病。相侮亦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由于一方过于强盛,不仅不受克己一方的克制,而且对其反克;另一种是由于一方的过于虚弱,不仅不能对被克一方进行克制,反而受到对方的反克。

(三)用于疾病的诊断

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内脏有病可以反映到相应的体表组织,出现色泽、声音、气味、形态、脉象等方面的异常变化。由于五脏与五色、五音、五味等都是以五行进行了分类归属,因此,在诊断疾病时,就可以用望、闻、问、切四诊所得来的资料,用五行的归类和生克乘侮规律来推断疾病的发生和演变。如面见青色、喜食酸味、脉见弦象,多为肝病;面见赤色、口苦、心烦、脉洪,多为心火亢盛等。

(四)用于疾病的治疗

1.控制疾病的传变 疾病的发生是人体脏腑组织功能失调的结果,脏腑组织功能失调必然导致内脏生克关系的失常。因此在治疗时,除对本脏的病变进行治疗以外,还应考虑到其他有关脏腑的传变关系,根据五行的生克乘侮规律来调整其太过与不及,控制其传变,防止其病传入他脏。例如:肝气亢盛,可致木旺乘土,传病于脾,故在泻肝时要补脾,以防止其传变。

2.确定治则和治法 五行学说用以确定治疗原则和治疗方法,有根据相生和相克关系的不同。

(1)根据相生规律确定治疗原则:临床上运用相生规律来治疗疾病,其基本治疗原则是补母和泻子,即“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补母用于母子关系的虚证,常用治法有滋水涵木、培土生金、金水相生、益火补土。泻子用于母子关系的实证,如肝旺泻心,心火泻胃等。

(2)根据相克规律确定治疗原则:临床上无论出现何种相克规律异常的病理变化,总的来说,无非是强弱两个方面,即克者属强,被克者属弱。因此,其基本治则为“抑强”和“扶弱”。常用的治法有抑木扶土、培土制水、佐金平木、泻南补北等。

3.用于情志疾病的治疗 情志生于五脏,分属于五行,故情志之间也存在着相生相克的关系。因此在临床上可利用情志之间互相抑制的关系来治疗某些情志疾病。如怒伤肝,悲胜怒(金克木);思伤脾,怒胜思(木克土)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