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间盘退行性变后,由于水分的丢失和胶原与非胶原蛋白的变化,髓核从一黏性流体静力学结构变成干燥的纤维团块。在T2加权图像上,这种退变表现为髓核与纤维环之间的信号差别消失,而且椎间盘也失去了正常的高强度信号,信号明显降低。在T1和T2图像上都可显示椎间隙变窄,但T2加权图像对椎间盘退变的诊断较佳。
椎间盘突出多在退变的基础上发生,在MRI图像上,可直接显示突出的椎间盘物质,并可根据硬脊膜外压迹和椎间孔内脂肪影响的改变作出诊断(图4-18)。从病理学上讲,椎间盘膨出是椎间盘退变的表现。膨出的椎间盘呈均匀和对称性膨出于椎体边缘,如向椎体后方膨出,硬脊膜囊及其外方脂肪亦呈均匀压迹,但不严重,髓核变扁多居中位。椎间盘突出时,多属局限性变化,少数为广泛性突出。在突出的部分,纤维环呈局限性变薄并连同变性髓核一并突入椎管的一侧,但突出的髓核与原髓核尚保持连续性。在矢状位图像上,生理前凸消失,椎间盘变薄,信号不均。椎管脂肪被突出的间盘截断,硬脊膜外脂肪移位,并可见因硬脊膜外静脉受压血流变缓慢所致的突出间盘上下方的纵行高信号。轴位可见脊髓或神经根受压。当突出的髓核已经形成碎片脱离原来髓核,进入椎管及硬脊膜外间隙时,称椎间盘脱出。MRI有以下表现:①椎间盘突出物与原髓核在几个相邻矢状层面上都能显示分离影像;②突出物超过椎体后缘5mm或5mm以上并呈游离状;③突出物的顶端缺乏纤维环形成的线条状信号区,与硬膜及其外方脂肪的界限不清;④突出物脱离原间盘移位到椎体后缘上或下方(图4-19)。如有钙化,其信号强度明显减低。
图4-18 椎间盘突出的MRI表现
图4-19 椎间盘突出稍向下游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