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是单位体积内骨量减少、骨组织结构异常,且易发生骨折的一种系统性骨骼疾病。根据病因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原发性骨质疏松可分为老年型和绝经后型(图6-6)。继发型骨质疏松与长期用药的不良反应、膳食、生活方式以及机械负荷等因素有关。
图6-6 椎体骨质疏松
1.临床表现 ①疼痛:疼痛是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最常见的症状,以腰背痛多见,难以准确定位,以钝痛最多见。疼痛沿脊柱向两侧扩散,仰卧或坐位时疼痛减轻,直立时后伸或久立、久坐时疼痛加剧,日间疼痛轻,夜间和清晨醒来时加重,弯腰、肌肉运动、咳嗽、大便用力时加重。相应部位的脊柱棘突可有强烈压痛及叩击痛。若压迫相应的脊神经可产生四肢放射痛、双下肢感觉运动障碍、肋间神经痛、胸骨后疼痛类似心绞痛,也可出现上腹痛类似急腹症。若压迫脊髓、马尾还影响膀胱、直肠功能。②身长缩短、驼背。③呼吸功能下降:胸、腰椎压缩性骨折、脊椎后弯、胸廓畸形,可使肺活量和最大换气量显著减少,患者往往可出现胸闷、气短、呼吸困难等症状。
2.影像学检查 ①X线片:腰椎X线片可以显示椎体骨密度减低、形态学改变和骨小梁减少等,以判断骨量减少的程度;②脊椎指数:将脊椎侧位片的椎体前缘高度作为CD线,中央高度作为AB线,AB与CD高度的比值乘以100即为脊柱指数,此指数若<80即可诊断为脊柱骨质疏松症;③骨量判断:用定量CT测出脊椎中碳酸钙的浓度,与标准骨量中碳酸钙的浓度相比较,便可诊断有无骨质疏松症及疏松的程度。
治疗主要为补充钙、维生素D及加强运动锻炼,老年女性可补充雌激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