腺病毒(adenovirus)是一群分布十分广泛的DNA病毒,能引起人类呼吸道、胃肠道、泌尿系及眼的疾病,少数对动物有致癌作用。腺病毒分为6个亚型,即A~F亚型。B、C型容易引起呼吸道的感染,甚至是肺炎。而F型在儿科胃肠炎中最为常见。
1~4岁儿童分别有45%和40%的腹泻是由病毒引起的。腺病毒的流行率是4%~12%,它暂时位列两岁以下儿童病毒性肠炎起因的第二位。腺病毒同样可通过粪-口途径传播,也可通过吸入传染。潜伏期为5~8d,临床症状为水样腹泻、呕吐、发热及腹部绞痛。
1958年以来我国各地相继证实腺病毒能够引起上呼吸道感染,甚至引致小儿肺炎,多见于6个月至2岁的婴幼儿,腺病毒肺炎最为危重,尤以北方各省多见,病情严重者也较南方为多。华北、东北及西北地区于1958年冬及1963年冬有较大规模的腺病毒肺炎流行,病情极其严重。腺病毒一般通过呼吸道传染,在集体儿童机构中往往同时发生腺病毒上呼吸道感染及肺炎。人群血清学研究说明,出生后最初数月常存留从母体传递的腺病毒特异抗体,此后一直到2岁抗体缺乏,2岁以后才逐渐增加。这与腺病毒性肺炎80%发生在7~24个月婴幼儿的临床观察完全符合。值得注意的是当地各年龄组易感人群数量越多,发生腺病毒呼吸道感染的人数就愈多,而婴幼儿发生腺病毒性肺炎的机会也越大,腺病毒性肺炎在我国北方多见于冬、春两季,夏、秋季仅偶见,在广州的高流行年则多见于秋季。腺病毒引起的肺炎在北京占病毒性肺炎的20%~30%。
腺病毒是一种无外壳的双链DNA病毒,基因组长约36kb,衣壳(capsid)呈规则的20面体结构,直径80~110nm。衣壳含有240个六联体(hexon)、12个五联体(penton)及12根纤毛(fiber),除此之外还有其他一些小蛋白,如Ⅵ、Ⅷ、Ⅸ、Ⅲa和Ⅳa2等。六联体是形成病毒衣壳20个三角形面的主要蛋白,12个顶端是5个五联体亚单位和3个纤毛蛋白构成的复合物,12根纤毛以五联体蛋白为基底由衣壳表面伸出,纤毛顶端形成头节区(knob)。五联体和纤毛的头节区可与细胞表面的病毒受体结合,在病毒感染细胞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腺病毒的基因组以线性的双链DNA形式存在,由蛋白Ⅶ和一种称为mu的小蛋白紧密地环绕在其周围,起到类组蛋白样的作用。另一种蛋白Ⅴ将这种DNA-蛋白复合物连接起来,并通过蛋白Ⅵ与病毒衣壳连接在一起。在两条链的5′端各以共价键结合着一个被称为DNA末端蛋白(pTP)复合物(DNA-TPC)的特化结构,与腺病毒复制密切相关。腺病毒基因组的两端各有一段100bp的反向末端重复序列(ITR),是复制的起始位点。在左端ITR的3′侧有一段长约300bp的包装信号(ψ)介导腺病毒基因组包装入病毒衣壳。对腺病毒而言,只有包括两端的ITR和包装信号(ψ)的约0.5kb的序列是顺式作用元件,也就是说必须由腺病毒载体自身携带,而其他的30余种蛋白都可以通过辅助病毒(或细胞)反式补足。
腺病毒对啮齿类动物有致癌能力,或能转化体外培养的啮齿类动物细胞。使细胞转化只需要腺病毒基因组的一部分,这些基因位于基因组的左端,占整个基因组的7%~10%。尽管腺病毒分布很广,但对人体不出现致癌性。人体细胞是一类允许细胞(permissive cell),即这类细胞允许感染入侵的病毒在细胞内复制增殖,最后细胞裂解死亡而释放出大量子代病毒。在体外培养的多种人体肿瘤细胞中均未查出腺病毒颗粒,但在人的1号染色体上有adl2的整合位点,这意味着人体细胞对于腺病毒也可能是非允许细胞,即这类细胞在病毒感染后,病毒不能在细胞内复制增殖,但可整合在受感染细胞的基因组内。这些细胞被病毒转化,表型发生改变,且可在体外无限期地培养传代。
腺病毒的生活周期可以分为两个截然不同却又不能割裂开来的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包括腺病毒颗粒黏附和进入宿主细胞,将基因组释放到宿主细胞核中,以及有选择性地转录和翻译早期基因。在这个阶段,细胞为病毒基因组复制和腺病毒晚期基因表达并最终释放成熟的感染颗粒,即第二阶段,做好了准备。第一阶段将在6~8h内完成,第二阶段则更快,只需4~6h。
腺病毒感染细胞的过程是从腺病毒纤毛的头节区黏附到细胞表面的特异性受体开始的。因为人腺病毒主要与柯萨奇B病毒共用一种受体,因此这种受体被称为柯萨奇/腺病毒受体(coxsackie/adenovirus receptor,CAR)。接下来病毒纤毛基底部五邻体表面的三肽RGD与细胞表面的αvβ3和αvβ5整合素结合,通过内吞作用将腺病毒内化到细胞中并进入溶酶体。在溶酶体的酸性环境下,腺病毒衣壳的构象将发生变化,被从溶酶体中释放出来,躲过溶酶体的消化作用。最后,腺病毒颗粒转位到细胞核,通过核孔将病毒DNA释放到细胞核内。相对于脂质体转染,腺病毒基因组进入细胞核是一个非常高效的过程,一般可以达到40%,前者虽然进入胞质的效率与后者相当,而DNA进入细胞核的效率却只有前者的1/1 000。
【原理】 这是一种以胶体金均相免疫层析系统为基础的检测试剂。排泄物标本必须由试剂盒提供的稀释液进行稀释。硝酸纤维膜上包被有针对腺病毒的抗体。检测的特异性与针对腺病毒(Hexon抗原)的特异蛋白的单克隆抗体相关,这个单克隆抗体结合在胶体金上。把试纸条放入排泄物悬液中时,胶体金结合物会与标本一起移动。如果标本中含有腺病毒,则胶体金-腺病毒结合物将与包被在膜上的单克隆抗体结合,并出现一条暗红色的线(检测线)。线的深浅程度由标本的病毒滴度决定。在5~7min内可以得到结果。溶液继续移动与包被在膜上的第三种试剂(一种抗鼠IgG抗体)相遇,产生质控线。
【适应证】 怀疑为腺病毒感染的患者。
【标本采集】 同人轮状病毒检测。
【操作方法】 同人轮状病毒检测。
【结果判读】 同人轮状病毒检测。
【参考范围】 阴性。
【临床意义】
1.腺病毒能够引起人类的胃肠道感染,尤其是儿童临床症状比较严重常表现为水样腹泻、呕吐、发热及腹部绞痛。
2.腺病毒引起呼吸道感染,尤其以婴幼儿的腺病毒肺炎临床症状最为危重。
3.腺病毒对啮齿类动物有致癌能力。
【方法学优点】 同人轮状病毒检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