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脱氧核糖蛋白抗体(deoxyribonucleic protein antibody,anti-DNP)是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特异性标志抗体之一,是一种抗DNA和组蛋白复合物的不溶性抗体。荧光核型呈匀质型,往往在SLE活动期出现。有研究认为anti-DNP可能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精神症状有关。
【检测原理】 SLE乳胶试剂是用包被有DNP的聚苯乙烯乳胶微粒配制的一种稳定且具有缓冲性质的悬浮液。当乳胶试剂与含有抗DNP抗体的血清混合时,会发生凝聚反应。通过稀释阳性标本,可以确定其抗DNP抗体的滴度。
【适应证】 临床上怀疑患有SLE的病人。
【标本类型】 血清。
【试验操作】
1.试验前准备
(1)将所有试剂和样品预温至室温(20~30℃),不要在水浴中加热。
(2)使用前将试剂轻轻摇匀,避免出现气泡。
2.定性试验
(1)用搅拌吸管将一滴血清(0.03ml)滴入测试玻片的圆环内,每加一个血清标本都要更换搅拌吸管。为确保滴量准确,应将滴管垂直自由滴下。
(2)混匀乳胶试剂,在每个标本和质控中加一滴该试剂。
(3)使用搅拌吸管的扁平端,把每个标本和质控与乳胶试剂搅拌混匀,并覆盖整个圆环。
(4)将玻片稍加倾斜,旋转1min,在充足的光线下观察凝集反应。
3.半定量试验
(1)在试管中用甘氨酸盐溶液配制一系列不同稀释倍数的患者血清标本。
(2)将每个稀释混合液作为一个标本。按定性试验步骤(1)把标本放置玻片上,然后按定性试验步骤(2)~(4)进行试验。
【结果判读】
1.定性结果 出现凝集反应。
2.半定量结果 出现明显凝集反应的最高稀释倍数即为该抗体的最终滴度。
【参考范围】 阴性。
【临床意义】 主要见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anti-DNP在SLE活动期阳性率可达80%~90%,非活动期阳性率为20%左右。在其他结缔组织病中anti-DNP的阳性率低,且部分出现该抗体阳性的病人可合并系统性红斑狼疮症状。一些非结缔组织病(如肝炎等)中偶见阳性。
【局限性】
1.硬皮病、类风湿关节炎、皮肌炎患者以及各种结缔组织病患者的血清,可能产生凝集反应。
2.极高的抗体滴度会影响凝集,所以阳性标本应当进行半定量检测。
3.污染、脂血、严重溶血的血清标本会影响试验的特异性,不应使用。
4.血浆标本也可能出现非特异性结果,不应使用。
5.无法确定凝集反应的结果,可进行重复测试判读。反应时间过长会由于试剂干固造成假阳性。
6.肼屈嗪、异烟肼、普鲁卡因胺以及很多抗惊厥药能引起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综合征。
7.同所有的诊断方法一样,最终诊断不应该根据单一的试验,而应综合考虑各种试验结果及临床症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