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核基质蛋白的测定

核基质蛋白的测定

时间:2023-04-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膀胱癌好发于50~70岁,以男性多见,男女膀胱癌发生率约为5∶2。核基质是核内以纤维蛋白为主要成分的纤细网架,并与核纤层、核孔复合体及胞质内中间丝形成统一网络系统,在维持正常核形态位置及功能方面有重要作用。核基质的改变与细胞分化和癌细胞发生有关。尿路上皮癌细胞中核基质蛋白浓度为正常细胞的25倍。1.NMP22较尿细胞学检查具有较高的灵敏度,特别在膀胱肿瘤的早期诊断方面具有明显优点,可作为膀胱癌早期诊断的依据。

膀胱癌(bladder cancer)是指原发于膀胱上皮细胞的恶性肿瘤,是泌尿系统恶性肿瘤中最常见的一种,发病率居泌尿系统恶性肿瘤的首位。临床表现主要为反复出现的无痛性血尿或有尿路刺激症状,晚期可见排尿困难及转移症状。其病因还不清楚,一般认为与经常接触致癌物如萘胺、联苯胺等有关,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染料、橡胶及塑料制品、油漆、洗涤剂等也有潜在的致癌危险,研究还发现吸烟不仅对呼吸系统有害,还会引起膀胱癌。另外某些疾病如膀胱白斑、腺性膀胱炎、尿道结石、尿潴留等也可能会诱发膀胱癌。膀胱癌好发于50~70岁,以男性多见,男女膀胱癌发生率约为5∶2。近年来膀胱癌有年轻化趋势。

核基质蛋白22(nuclear matrix proteins22,NMP22)是由单克隆抗体标记的一种核基质蛋白。核基质是核内以纤维蛋白为主要成分的纤细网架,并与核纤层、核孔复合体及胞质内中间丝形成统一网络系统,在维持正常核形态位置及功能方面有重要作用。核基质的改变与细胞分化和癌细胞发生有关。NMP22存在于肿瘤细胞核中,细胞死亡后释放NMP22,以可溶性复合物或片段形式存在于人尿液中。尿路上皮癌细胞中核基质蛋白浓度为正常细胞的25倍。同时,尿路肿瘤患者尿NMP22值同血清NMP22值无相关性,尿NMP22由肿瘤细胞直接释放,故尿液检测结果可靠。

【检测原理】 横流免疫层析板用于定性检测尿标本中的核基质蛋白。横流板中的抗体是单克隆抗体,可对抗从宫颈癌细胞系提出的NuMA。使用了两个不同的抗体,一个是捕获抗体,一个是报告抗体。将未处理的、排出的尿液加到样品孔中,反应30min。如果尿液中存在抗原,存在的抗原将与胶体金结合的粒子相互作用形成免疫复合物。

【适应证】

1.检测有膀胱癌风险、症状或膀胱癌病史的人群。

2.可用于膀胱癌病人的辅助诊断和监测。

【标本采集】 随机尿液。不要使用膀胱抽液、导出的尿标本、血清、血浆和全血。

【操作方法】

1.用一次性、干燥、洁净容器采集排出尿液。

2.测试前将标本放至室温保存,尿标本不要冷冻或冷藏。

3.采集后2h内检测病人尿样。

4.检查检测板的包装有无穿孔或破裂。如有破损,不要使用。

5.如果试剂被冷冻保存,将试验材料平衡至室温(18~30℃)后再打开包装。

6.用前立即从包装袋中取出检测板和滴管,将干燥袋扔掉。

7.将滴管注满尿液,直立于样品孔上方。

8.向样品孔中滴入4大滴(无气泡)尿液。

9.30min读取检测结果,不要晚于50min。如果50min后读取,则结果无效。按“结果解释”读取结果。

【结果判读】

1.阳性 仔细观察检测板的检测区(T)。存在对照线(C)时,检测区的任意完整线都是阳性结果。不要将检测线的强度或颜色与对照线的强度或颜色相比较。检测线的颜色可能很浅。

2.阴性 仔细观察检测板的检测区,如果存在对照线而检测区无颜色线存在结果为阴性。

3.无效 如果对照区无线条出现,或检测线被涂抹掉了或不完全,检测是无效的,必须用新检测板重测。无效结果的最常见原因是没能加够4大滴样品或加到样品孔中的尿液有气泡。

【临床意义】

1.NMP22较尿细胞学检查具有较高的灵敏度,特别在膀胱肿瘤的早期诊断方面具有明显优点,可作为膀胱癌早期诊断的依据。

2.在膀胱炎、近期尿道感染、泌尿系结石、现存或曾经有过尿道支架、回肠通道(肛肠改道)、前列腺癌经过放疗或激素治疗、尿毒症等情况下可能会造成假阳性结果。

【局限性】

1.在没有其他诊断方法佐证的情况下,不要把NMP22浓度作为膀胱中存在或不存在恶性疾病的证据,只能与其他诊断信息相结合用于膀胱移行细胞癌的诊断和治疗。

2.该试验只能使用加了NMP22尿液稳定剂的尿液,未加稳定剂的尿液和其他体液不要使用。

3.满足下列标准之一的不要用Matritech NMP22试验进行测试:

①胆囊全切。

②侵入检查5d内,如细胞检查或导管插管。

【方法学优点】

1.此方法简便、快速,30min出结果。

2.此方法特异性为85%~95%;敏感性为70%~85%。

(何美琳 王新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