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房室传导阻滞起搏器病例分享

房室传导阻滞起搏器病例分享

时间:2023-04-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以干扰性房室脱节最为常见。正常情况下,心脏的活动由频率最快的窦房结控制。当窦房结的频率降低或低位起搏点的频率增高时,低位起搏点即可发生冲动,控制心室,并逆传至房室交界区。低位起搏点的频率虽高于窦房结,但由于房室交界区存在着生理性单向阻滞,使低位起搏点的波动也不能逆传入心房,于是心房、心室就分别由窦房结及低位起搏点所控制,这就形成了干扰性房室脱节。

当心肌被激动并正处于生理性不应期时,对接踵而来的刺激不能应激(落于绝对不应期)或应激异常缓慢(落于相对不应期),这种现象称为干扰,属于生理传导障碍。

从不同的方向传来的两个冲动(包括起搏激动),在心脏某处相遇,由于该处心肌应激后处于绝对不应期,使两个冲动的继续传导均被中止,而各自控制心脏的一部分,称为干扰性脱节。以干扰性房室脱节最为常见。

根据干扰发生的部位可分为窦房干扰、房内干扰、房室交界区干扰、室内干扰四种。根据脱节的程度可分为完全性干扰脱节和不完全性干扰脱节两种。前者是指心房和心室分别由两个节律点所控制而相互无关;后者是指有心房或心室夺获搏动。根据夺获程度和性质的不同,可分为全部夺获(夺获搏动)、部分夺获(融合搏动)、意外夺获(超常传导)及企图夺获(隐匿性传导)。

干扰性房室脱节即心房和心室分别由两个起搏点控制,并行发出激动,并互不相关地进行活动,称干扰性房室脱节(亦称房室分离)。

正常情况下,心脏的活动由频率最快的窦房结控制。当窦房结的频率降低或低位起搏点的频率增高时,低位起搏点即可发生冲动,控制心室,并逆传至房室交界区。低位起搏点(房室交界区、心室)的频率虽高于窦房结,但由于房室交界区存在着生理性单向阻滞,使低位起搏点的波动也不能逆传入心房,于是心房、心室就分别由窦房结及低位起搏点所控制,这就形成了干扰性房室脱节。

干扰性房室脱节分完全性和不完全性两种。当心房、心室在一段时间内一直由两个起搏点控制,二者形成的冲动完全无关时,称完全性干扰性房室脱节;在房室脱节中,若仅有个别的心房激动通过交界区下传而控制了几次心室搏动(心室夺获)时,称为不完全性干扰性房室脱节。其心电图特点为:

1.完全性房室脱节

(1)P波为窦性P波,常表现为窦性心动过缓,P-P间距相等。

(2)QRS波群的形态取决于起搏点的位置,如起搏点位于房室交界区,则QRS波群为室上性;如位于心室内,则QRS波群宽大畸形。R-R间距相等。

(3)P与QRS波群无关,心室率>心房率。

应注意与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相鉴别,后者心房率>心室率。

2.不完全性房室脱节 不完全性房室脱节伴有心室夺获或心房夺获,其心电图特点见九、夺获与夺获心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