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电极位置与起搏的P波形态
电脉冲发放后首先刺激右心房进行除极,激动再传向房间隔及左心房进行除极产生P波,再经房室结下传心室,心室激动后产生与自身心律相同的QRS波群。心电图表现:S(脉冲)-P-QRS-T波群。因两种电极位置不同,或同一种电极植入位置不同,其P波形态略有不同,电极顶端位置靠近窦房结附近时,即心房上1/3处,则P波形态类似于正常窦性P波,若位于右心房下部或房间隔,起搏的P波形态则不同于正常窦性P波。但有时受某些因素影响,P波显示不清,此时应是1∶1房室传导,可根据脉冲与心室率间的关系判断起搏情况,心率应随脉冲频率变化而变化(图3-14、图3-15、图3-16、图3-17)。
(二)心房起搏融合波
在心房除极过程中,心房的一部分被自身窦性激动所控制,而另一部分由起搏脉冲刺激所激动,形成房性融合波。根据融合的程度不同,可分为真性融合波或假性融合波(图3-18)。
(三)先天性心脏病Ebstein畸形患者心房起搏心电图
三尖瓣下移又称为Ebstein畸形,三尖瓣的隔瓣叶与后瓣叶的起始部下移至心尖方向的右心室壁,致瓣膜变形引起三尖瓣关闭不全及反流,右心房明显扩大。常规心电图检查可见P波高大,P-R间期延长,或不完全右束支传导阻滞及右心室高电压。在Ebstein畸形患者行右心房起搏时,其图形基本上类似于常规心电图,但起搏的A-R间期可能较前延长(图3-19)。
图3-14 心房起搏心电图
“刺激信号-P波-QRS波-T波”
图3-15 右心耳起搏
邻近窦房结部位的右心房起搏,起搏的P波形态与窦性P波相似
图3-16 J型电极固定于右心耳时的正常心房起搏心电图图形
病窦综合征患者,AAI起搏,电极位于右心耳。各导联均见心房脉冲发放后带起P-QRS-T波,A-R间期为0.2s,长于自身心律的P-R间期。aVR的P波呈倒置状
图3-17 螺旋电极固定于右心房下部的起搏心电图
起搏后P波形态与正常窦律形态不同,第二个P波形态为双相
图3-18 AAI起搏,心房P波不同程度的融合波图形
图3-19 Ebstein畸形时的心房起搏
(四)AAI起搏的滞后频率
AAI起搏同样可设置滞后频率,其滞后频率设置的意义与VVI起搏相同。在分析心电图时应注意有无滞后频率,尤其连续出现滞后频率时(图3-20),可能误认为起搏器故障。
图3-20 AAI起搏滞后心电图
AAI起搏,起搏频率65bpm,周期923ms,滞后频率50bpm。图A:起搏频率65bpm;图B自身心律60bpm,起搏器处于滞后状态,因起搏器连续出现自身窦性心率(60bpm),心律匀齐,所以起搏器连续出现滞后频率,在自身心率60bpm时,虽低于起搏器的基础频率,但并未出现起搏心律(图B与图C内连续记录)
(徐传金 刘世军 罗昭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