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搏器介导性心动过速(PMT),广义上指多种由起搏器参与的心律失常,狭义指DDD起搏器的介导性心动过速。在DDD起搏器中,当发生房室分离时,心室激动波可通过房室结逆传到心房,触发心房激动。此时,心房波被起搏器感知触发心室起搏,如此往复形成环行运动,形成起搏器介入性心动过速(pace mediated techycardia,PMT)。发生PMT的机制为:患者存在室房逆向传导,当逆向传导时间长于心室后心房不应期时,逆传的P′波可再次被感知,并触发下一个AV间期和心室起搏,如此循环,就形成PMT,又称环行心动过速。PMT常见诱因有室性早搏、房性早搏伴长AV间期、心房感知不足、阈下心房刺激和程控较长的AV间期。PMT的心电图特点为:
(1)心室起搏突然增快,起搏频率低于或等于起搏器上限频率(心室最大跟踪频率);
(2)R-R间期均齐;
(3)有时可见逆向P波,多融合在ST-T中不易辨认;
(4)常有诱发因素,如室性早搏、房性早搏、肌电干扰等(图5-3、图5-4和图5-5)。
若病人植入DDD起搏器后突然出现心悸、心慌等不适,心电图或Holter记录到快速心室起搏性心动过速,频率90~130/min,应考虑PMT。
PMT的处理:
1.放置磁铁在起搏器部位,使起搏器工作模式变为无感知模式时,PMT可迅速终止。
图5-3 室性早搏诱发PMT
室性早搏经房室结逆传心房,逆传的P′波落入心室后心房不应期(PVARP)之后,心房激动被感知,形成PMT
图5-4 房颤时DDD起搏器心室介入性心动过速
DDD起搏器,程控最大心室跟踪频率100/min,图示心房纤颤时,心房感知后以VAT方式快速心室起搏形成PMT
图5-5 AMS打开前后,同一患者心电图的变化
2.通过延长心房不应期,将DDD程控为DOO、DDI、DVI、VVI等非跟踪起搏方式,使其失去心房感知和触发功能可以解决。
3.许多DDD起搏器具有处理PMT的功能,可在程控时将此项功能打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