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1 窦性心动过速
(1)病因:在许多生理及病理情况下常见,如发热、疼痛、焦虑、兴奋、剧烈活动、缺氧、低血容量、感染、贫血、甲状腺功能亢进、肺栓塞、心肌缺血、充血性心力衰竭或休克时可见;药物如阿托品、儿茶酚胺、甲状腺素及乙醇、尼古丁及咖啡因等。
(2)诊断:①与既往心电图比较;②HRmax=220-年龄,HR>HRmax则窦速可能性小。
(3)治疗:针对病因治疗,必要时可单用β受体阻滞药或联合钙通道阻滞药。
3.3.2 交界性心动过速
(1)局灶性交界性心动过速:
①病因。是一种非常少见的心律失常,带有原发或先天的性质,可发生于儿科患者的先天性心脏病手术后交界性异位心动过速。
②诊断。心率在110~250/min,窄QRS或典型的束支传导阻滞图形;常常存在房室分离,但也可看到1∶1逆传的现象。电生理检查显示每次心室除极前均有希氏束波(H波)。
③治疗。患者一般对β受体阻滞药一定的效果。静脉注射氟卡尼可以减慢或终止心动过速,长期口服治疗也有一定的疗效。导管射频消融可以根治。但是,消融房室结附近的局灶起源点有导致房室传导阻滞的危险(5%~10%),也有一定的复发率。
(2)非阵发性交界性心动过速:
①病因。洋地黄中毒、低血钾、心肌缺血或出现于心脏手术之后,还可能在慢性阻塞性肺病伴低氧血症及炎症性心肌炎时出现。
②诊断。发作时QRS波窄,心率在70~120/min。常常有1∶1的房室关系。在某些情况下,尤其是洋地黄中毒时,可能见到房室结前传的文氏现象。
③治疗。主要是要纠正基础病因。
3.3.3 心房扑动成比例下传
(1)病因:心房内折返所致(常见诱因为电解质异常、感染、心力衰竭)。
(2)诊断:心房扑动患者常有心悸、呼吸困难、乏力或胸痛等症状。有些心房扑动患者症状则较为隐匿,仅表现为活动时乏力。心房扑动可诱发或加重心功能不全。Ⅱ、Ⅲ、aVF导联及V1导联可见扑动波,频率在250~350/min。
(3)治疗:药物转复(伊布利特、胺碘酮、普罗帕酮),直流电复律,室率控制(β-受体阻滞药、地尔硫、胺碘酮、洋地黄),导管消融治疗。
3.3.4 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
(1)病因:AVNRT的折返环位于房室交界区,由房室结自身和结周心房肌构成的功能相互独立的快径路和慢径路组成。
(2)诊断:多见于没有器质性心脏病的患者,女性多于男性,频率常常为140~250/min。阵发性心悸、头晕和四肢乏力是常见的临床表现。心电图可见逆传P’波,多位于QRS波群中或紧随QRS波群之后(RP’间期<70ms),R P’间期<P’R间期而在V1导联上显示“伪r波”。
(3)治疗:口服非二氢吡啶类钙拮抗药、β受体阻滞药和地高辛是AVNRT预防性治疗的常用药物。颈静脉窦按摩,导管消融治疗。
3.3.5 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
(1)病因:房室结外连接心房和心室肌的通道引起折返。
(2)诊断:心电图可见逆传P’波,RP’间期>70ms,R P’间期<P’R间期,频率常常为140~250/min。
(3)治疗:房室结阻滞(同上)。
3.3.6 房性心动过速
(1)病因:自主神经功能亢进或心房异常自律性、触发活动或微折返。
(2)诊断:心房率通常在100~250/min,很少达到300/min,心房和心室通常为1∶1关系(1∶1房室传导),如伴有AVB,多见于洋地黄过量、低血钾等。P’波形态较正常窦律不同。
(3)治疗:兴奋迷走神经的物理方法和胺碘酮、维拉帕米、普罗帕酮及导管消融治疗。
(张 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