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2.1 肌酸激酶测定(CK) CK以骨骼肌、心肌含量最多,其次是脑组织和平滑肌。
(1)参考值:2~200U/L。
(2)临床意义:CK水平受性别、年龄、生理状态的影响。运动后可导致CK明显增高,且运动越剧烈、时间越长,则CK升高越明显。
①CK增高。急性心肌梗死,CK在发病3~8h即明显增高,其峰值在10~36h,3~4d恢复正常。CK为早期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的灵敏指标之一。心肌炎、溶栓治疗、心脏手术或非心脏手术后均可导致CK增高,其增高的程度与肌肉损伤的程度、手术范围、手术时间有密切关系。
②CK减低。长期卧床、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激素治疗等CK均减低。
3.22.2 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 CK是由2个亚单位组成的二聚体,形成3个不同的亚型:CK-MB主要存在于心肌中。CK-MB增高见于以下疾病。
(1)急性心肌梗死:CK-MB对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诊断的灵敏度明显高于总CK,其阳性检出率达100%,且具有高度的特异性。CK-MB一般在发病后3~8h增高,9~30h达高峰,48~72h恢复正常水平。
(2)其他心肌损伤:心绞痛、心包炎、慢性心房颤动、安装起搏器等,CK-MB也可增高。
3.22.3 心肌肌钙蛋白T(cTnT)
(1)诊断急性心肌梗死:cTnT是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的确定性标志物。急性心肌梗死发病后3~6h的cTnT即升高,10~24h达峰值,其峰值可为参考值的30~40倍,恢复正常需要10~15d,其特异性明显优于CK-MB和CK。
(2)判断微小心肌损伤: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常发生微小心肌损伤,这种心肌损伤只有检测cTnT才能确诊。
(3)预测血液透析患者心血管事件:肾衰竭患者反复血液透析可引起血流动力学和血脂异常,及时检测血清cTnT浓度变化,可预测其心血管事件发生。
(4)其他:PCI后、钝性心肌外伤、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的心肌损伤、药物损伤、严重脓毒血症所致的左侧心力衰竭时TnT也可升高。
3.22.4 心肌肌钙蛋白(TnI)
(1)诊断急性心肌梗死:与TnT比较,TnI具有较低的初始灵敏度和较高的特异性。急性心肌梗死发病后3~6h,cTnI即升高,14~20h达到峰值,5~7d恢复正常。
(2)其他:急性心肌炎患者cTnI水平增高,其阳性率达88%,但多为低水平增高。
3.22.5 肌红蛋白 存在于骨骼肌和心肌中,当心肌或骨骼肌损伤时,血液中肌红蛋白的水平升高,对诊断急性心肌梗死和骨骼肌损害有一定价值。由于肌红蛋白分子量小,心肌细胞损伤后即可从受损的心肌细胞中释放,故在急性心肌梗死发病后30min~2h即可升高,5~12h达到高峰,18~30h恢复正常,所以肌红蛋白可作为早期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的指标,明显优于CKMB。
(马锦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