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公共信息资源配置效率的测定标准
简单地讲,经济学意义上的资源配置效率就是帕累托效率,即对于某种经济的资源配置,如果不存在其他可行的配置,使得该经济中的所有个人至少和他们在初始情况一样良好,而且至少有一个人的情况比初始时更好,那么,这个资源配置就是最优的。其实,在现实生活中,由于信息不对称和人的有限理性等因素限制,真正的帕累托最优只是一种理想状态,各种资源配置方式也只能是次优选择。
公共信息资源配置不同于一般的资源配置行为,它既要追求以一定量的投入获得符合社会需要的最大产出(公共信息资源的经济收益),即资源配置的效率原则是围绕公共信息需求以改善公共信息资源结构和提高公共信息产品质量、品种为前提的。同时,也强调公平效应和导向效应,公平的内涵并不是要求每个人都要同等量地占有公共信息资源,而是要确保每个人平等获取利用公共信息资源的机会,通过某些优先公共信息资源配置的放大效应来带动个别地区(如老、少、边、穷地区)的超速发展进而实现公共信息资源的均衡配置,创造全社会公平利用公共信息资源的机会。
简要地讲,测定公共信息资源配置效率的主要标准有:
(1)公共信息资源配置机制是否能够满足公众信息需求、保障公众信息自由、实现公共信息获取的平等,即追求社会经济福利的最大化。公共信息资源配置无论是实践、空间矢量上的配置还是品种、数量上的配置,都必须以公众信息需求的满足为依据,公众信息需求是影响公共信息资源配置的决定性因素。就实际结果而言,满足公众信息需求的程度越高,其资源优化配置的程度就越高。
(2)公共信息资源的个人收益率与社会收益率是否相等或相近,即公平与效率的实现问题。公共信息资源配置的核心问题是协调利益关系,一方面,公平性原则要求公共信息资源的配置能够确保每个信息利用者都可以平等地获取所需要的信息产品和信息服务;另一方面,在必要的公平性环境下,效率性原则又促使人们优先满足那些总是能够带来更大效益和价值的信息需求,因而需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通过知识产权、著作权、商标权的维护与社会信息共享的协调来平衡不同群体的信息收益,实现公共信息资源效用价值的最大化。
(3)公共信息资源收益的外部性是否内部化。外部性的存在意味着有关公共信息资源的一些费用和收益不会被信息利用者考虑,也因此造成开发利用公共信息资源的动力不足,导致信息资源的浪费和效率的降低。而外在性的内部化就是使那些与外在效应相关的成本和收益都被有关主体考虑,形成合理的预期,其基本途径就是确立产权,据此确定各参与主体的行为和利益边界,使其对各自拥有的权利进行交易,促使公共信息资源流向那些最有效的使用者手中。
(4)公共信息资源的产出质量和社会信息共享程度是否提高。产出质量一方面是指公共信息资源的投资效率,突出投入后的产出数量,信息资源通过市场机制的作用,会流向那些最能实现价值增值的领域,这只是信息共享的基本条件;另一方面,只有符合用户需求的信息生产才能被社会接受,进而实现共享,因此,需要各类信息资源的生产加工部门根据公众信息需求决定公共信息资源配置的层次、内容及手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