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我国人群血脂与心血管流行病学

我国人群血脂与心血管流行病学

时间:2023-04-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然而,与西方人群资料一样,我国人群血清胆固醇水平增高仍然是心血管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其作用强度与西方人群相同。冠心病死亡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人群胆固醇水平增加。我国人群研究表明,TG水平升高,缺血性心脑血管病的危险性升高,但没有达到统计学差异。随着HDL-C水平降低,缺血性心血管病发病危险性增加。因此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将血脂异常防治着眼于冠心病的同时也着眼于脑卒中,在我国人群中有重要的公共卫生意义。

尽管无论高胆固醇比例,还是胆固醇水平我国人群都普遍低于西方人群。然而,与西方人群资料一样,我国人群血清胆固醇水平增高仍然是心血管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其作用强度与西方人群相同。冠心病死亡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人群胆固醇水平增加。而且,总胆固醇增加不仅增加冠心病发病危险,也增加缺血性脑卒中发病危险。胆固醇水平与冠心病关系呈连续性正相关,我国人群的流行病学研究资料表明,TC从3.63mmol/L(140mg/dl)开始,随TC水平增加,缺血性心血管病发病危险增高。与TC<140mg/dl比较,总胆固醇处于140~200mg/dl和>240mg/dl的人群缺血性心血管病发病危险增加1.5倍和2倍;与LDL-C<130mg/dl比较,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处于130~159mg/dl和>160mg/dl人群缺血性心血管病发病危险同样增加1.5倍和2倍。

TG与冠心病存在一定的联系。我国人群研究表明,TG水平升高,缺血性心脑血管病的危险性升高,但没有达到统计学差异。尽管近年来有些研究显示高TG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子,但是多数研究提示,TG升高很可能通过LDL或HDL起作用,属于条件性危险因素,与冠心病关系不如胆固醇明确。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一样,冠心病危险增加。随着HDL-C水平降低,缺血性心血管病发病危险性增加。与HDL-C≥60mg/dl人群比较,HDL-C<40mg/dl人群缺血性心血管病危险增加50%。干预HDL-C是将来调脂治疗的一个方向。

胆固醇升高是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从解剖学观察到基因学研究,从动物实验到流行病学调查,从基础研究到临床试验,确立了胆固醇升高与冠心病发病之间相关性强,有剂量效应关系、时间顺序确切、生物学依据充分、不同研究中结论一致、真正源于人体试验、人群一致;另一方面,大规模临床试验以及人群胆固醇控制策略都看到随着群体胆固醇水平降低,冠心病发病和病死率显著减少。

因此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将血脂异常防治着眼于冠心病的同时也着眼于脑卒中,在我国人群中有重要的公共卫生意义。指南同样把降低胆固醇作为血脂异常干预的重点,将LDL-C作为降脂治疗的首要目标。一般而言,在LDL-C达标后,再考虑非HDL-C以及TG的处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