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患者使用呼吸机时通气过度的表现

患者使用呼吸机时通气过度的表现

时间:2023-04-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基本概念1.连接方式 鼻/面罩。7.吸入性肺炎。7.存在急性面颌或上呼吸道损伤。8.上呼吸道梗阻。2.慢性神经—肌肉疾病所致通气泵功能障碍。5.术后预防呼吸衰竭。2.调节目标 达到满意的通气水平;患者可能耐受的最高通气支持水平;防止呼吸衰竭进一步加重。

一、基本概念

1.连接方式 鼻/面罩。

2.通气原理 正压通气。

3.呼吸回路 单回路。

4.辅助水平较低 与漏气和人-机协调性有关。

二、优 点

1.无人工气道及其相关合并症,VAP发生率低。

2.保证正常的吞咽、进食、咳嗽、说话功能。

3.保留了上气道的生理温化、湿化和免疫功能。

4.不需镇静药。

5.患者从心理上和生理上均较易撤机。

6.可以长期或家庭应用。

三、缺 点

1.痰液引流不畅,湿化不充分。

2.通气效果不肯定。

3.氧浓度难以严格控制。

4.“幽闭恐惧”。

5.面部压伤,口鼻发干,鼻充血,耳痛,眼部不适。

6.胃肠胀气。

7.吸入性肺炎。

8.血压降低。

9.气压伤。

四、禁 忌 证

1.心跳骤停,呼吸骤停。

2.意识障碍。

3.严重低氧血症。

4.血流动力学不稳定。

5.气道分泌物多或气道不畅。

6.自主排痰障碍。

7.存在急性面颌或上呼吸道损伤。

8.上呼吸道梗阻。

9.呕吐、肠梗阻、近期上消化道手术、食管损伤。

10.严重副鼻窦炎和中耳炎。

五、临床应用

1.睡眠呼吸障碍。

2.慢性神经—肌肉疾病所致通气泵功能障碍。

3.COPD急性加重。

4.急性心源性肺水肿。

5.术后预防呼吸衰竭。

6.拒绝插管上机的患者。

六、通气参数的设置

1.调节原则 低水平起步,逐渐增加。

2.调节目标 达到满意的通气水平;患者可能耐受的最高通气支持水平;防止呼吸衰竭进一步加重。

3.调节依据 观察辅助呼吸机、人机同步、呼吸形式、心率、血气分析。

(张伟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