肱骨外上髁炎俗称“网球肘”,是肱骨外上髁部伸肌总腱处的慢性损伤性肌筋膜炎,多由于肘关节长期慢性劳损,伸腕肌起点反复受牵拉刺激,引起前臂肌总腱部分断裂、扭伤、钙化导致局部无菌性炎症,或桡骨头环状韧带的退行性变化,刺激、压迫神经末梢和阻碍局部血循环,从而导致局部代谢障碍而发生。临床表现为肘关节外侧疼痛,可向前臂外侧远方或上臂及肩部放射,用力握拳及做前臂旋转动作时加剧,局部压痛明显,但无红肿,肘关节活动正常。祖国医学认为本病属“伤筋”、“筋痹”范畴。由于患处经筋劳损、脉络失和致气血濡润不足,又外感风寒湿邪,致局部筋脉收端拘挛作痛。
方1
【穴位】痛点阿是穴。
【药物】消痛贴:麻黄100克,生半夏100克,生天南星100克,白芥子100克,生草乌60克,生川乌60克,白芷60克,细辛60克,桃仁60克,红花60克,血竭40克,吴茱萸80克,麝香2克,冰片70克。
【制法】将上药共研细为末,过100目筛后,用蜂蜜作为基质,将其搅拌成糊状,置罐中备用。
【用法】消痛贴适量摊在棉纸上,贴敷于患肘部最明显的压痛点处,用绷带包扎固定,每日更换1次,7次为1个疗程。
【疗效】临床痊愈:疼痛、压痛消失,持物无疼痛,肘部活动自如,计96例,占76.2%;显效:疼痛减轻,肘部功能改善,计29例,占23.0%;无效:症状无改善,计1例,占0.8%。有效率为99.2%。
【验案】李××,女,43岁,2002年10月23日就诊。主诉:右侧肘关节疼痛半年,并逐渐加重。半年来右肘活动受限,右手握物乏力,提物困难,劳累及阴雨寒凉天均加重,曾自贴伤湿止痛膏、内服中西药物均无效。查:右肱骨外上髁压痛明显,前臂内外旋转受限,握物乏力,握拳不紧,前臂伸肌群紧张试验阳性,伸肌群阻抗试验阳性,舌质淡紫、苔白腻,脉弦紧。依上法治疗5次而愈,半年后随访未复发。
方2
【穴位】痛点阿是穴。
【药物】斑蝥1份,雄黄3份。
【制法】将斑蝥与雄黄按比例研末混匀,装瓶备用。
【用法】治疗时以斑雄粉少许调入适量蜂蜜成厚糊状,如绿豆大小,贴敷在患侧肱骨外上髁至桡骨茎突间找出最明显的压痛点即阿是穴上,以胶布固定,8~24小时起泡后揭去胶布。如局部水泡较小者5~7天后可自行吸收,水泡较大者可用消毒三棱针穿刺排液,并用消毒纱布覆盖,以防感染。约1周后创面愈合后可重复治疗。
【疗效】临床运用本法治疗100例,结果:痊愈(肘关节外侧疼痛消失,功能恢复,随访半年未见复发)91例,好转(局部疼痛减轻,功能有所改善)7例,无效(治疗2次后无明显好转,改用它法者)2例,总有效率为98%。
【备注】个别敏感体质患者敷贴后短时间内即感局部疼痛难忍,应提前终止治疗,不可拘泥于8~24小时之常法。临床上局部压痛越明显,压痛范围越小,疗效就越好,反之疗效较差。如敷贴2次效果不明显者改用它法。体弱阳虚者慎用本法。
方3
【穴位】痛点阿是穴。
【药物】双柏散:侧柏叶、大黄、黄柏、薄荷、泽兰、延胡索。
【制法】侧柏叶、大黄、黄柏、薄荷、泽兰、延胡索4∶3∶2∶2∶2∶1等共研细粉末,过筛80目为双柏散备用。以100克双柏散为1剂,加蜂蜜30毫升,水约100毫升混合调成糊状,用纱布包裹纱布湿透而又不滴汁为宜。把1剂药装入微波炉专用袋排出空气留有2倍空间,密封袋口,放入700瓦微波炉高火力加热1分钟,袋内充气膨胀,表明药物已熟,取出即可使用。
【用法】
(1)局部封闭:用醋酸泼尼松1毫升加2%利多卡因3~4毫升混合液注射到患肘疼痛部位,用创可贴封闭针眼。隔5天一次,2次为1个疗程。
(2)双柏散外敷:将准备好的药物趁热提点式烫于患肘关节周围。如“蜻蜓点水”一样,非常舒服,待药物温度下降后,皮肤已经红润,此时将药物铺开1~2毫米厚度包扎患部,外盖玻璃纸,再用纱布包扎固定。每次用1剂,包扎6小时将药物拆开。在局封24小时后使用,每日1次,连续4次。局封2次配合热敷8次,10天为1个疗程。
【疗效】治疗组316例中,痊愈(疼痛消失,按压无痛,负重及扭毛巾无痛,活动无障碍)285例;显效(患肘疼痛级别下降,肘关节活动功能改善)29例,总痊愈率90.2%。
【备注】使用双柏散热敷时要注意:
(1)敷药后的皮肤残留药汁不能马上洗去,更不能用冷水,以免毛孔收缩造成不适,此时可以用纱布贴住保护。
(2)皮肤易过敏者不包扎,将药物趁热像“蜻蜓点水”一样热烫患部皮肤,可反复加热。
(3)在局封后24小时使用双柏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