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关键是缺血,但导致缺血性坏死的原因,目前比较一致的意见认为还是静脉瘀滞和静脉回流障碍。髓内中心静脉及小静脉网回流障碍,微循环瘀滞,静脉压升高,致股骨头颈骨松质内窦状间隙压力增高,静脉回流障碍与髓内高压之间互相影响,形成恶性循环,两者同时影响动脉血供,最终导致股骨头缺血坏死。属于中医“痹症、骨痹”,主要由慢性劳损引起髋关节长期失于休养,劳伤气血,风寒之邪乘虚而入,积聚关节阻塞脉道,筋经络脉失和而成。治疗当益气活血,温通经络,缓急止痛。
方1
【穴位】环跳(图3-16)、承扶(图3-24)、悬钟(图3-20)、阿是穴。
图3-24 承扶
【药物】人参、乳香、没药、当归、防己、鸡血藤各1份,制川芎、浙贝母、血余炭各2份。
【制法】上药研细为末,装瓶备用。
【用法】临用时以水、蜜煮热调成糊状(亦可加入少量米酒调敷,或用凡士林调膏)外敷环跳、承扶、悬钟、阿是穴。每7天换药1次,4次为1个疗程。
【疗效】痊愈20例,占71.4%;显效5例,占17.9%;好转2例,占7.1%;无效1例,占3.6%。总有效率96.4%。
【验案】杨某,男,55岁,2001年4月10日初诊。左腰腿疼痛半年,经某医院CT检查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经治疗未见好转。查跛行,左直腿抬高试验(+),左“4”字试验(+),骨盆挤压试验(+)。X线片检查示左股骨头坏死,Ficat/Artet分期3期。诊断为左髋关节股骨头坏死。采用中药外敷穴位,治疗3个疗程痊愈。
方2
【穴位】局部阿是穴。
【药物】壮骨通瘀膏:鹿角胶、荜茇、红花、穿山甲、冰片、乳香、没药、大黄、自然铜、雄黄、透骨草、制马钱子、细辛、洋金花。
【用法】上药研成面,蜜调成膏状局部外敷,4~5天更换1次,用6~8个月。
【疗效】临床痊愈:临床症状消失,功能恢复正常,X线片示股骨头骨质恢复正常,密度正常,骨小梁排列均匀,无坏死区,54例;有效:过累后疼痛感休息后消失,患髋关节功能明显改善,X线片示坏死区有明显缩小,121例;无效:病状无改善,X线片示坏死区范围如前或扩大,23例。按上述标准评定,痊愈约61.1%,有效88.5%,无效11.5%。
【验案】孙某,女,50岁。1998年3月29日,骑自行车不慎跌倒致股骨颈骨折(内收型),行手法复位闭合穿针力臂式架固定5个月骨质愈合,9个月上班工作。2001年6月左髋部疼痛,放射至膝部跛行,对症治疗不见好转,左髋内收外展10毅,腹股沟中点压痛明显,左大腿比对侧大腿皮温低1℃,左大腿轻度肌肉萎缩。X线片示左股骨头密度不均,有数个小囊性变及骨硬化区,股骨头关节面不完整,不光滑,关节间隙不变窄。脉缓、舌质淡红、苔薄白。诊断:股骨头缺血性坏死,Ⅲ期。中医辨证瘀血型偏寒,宜活血化瘀温经通络,补肾壮骨。给壮骨通瘀丸内服,左髋外敷通瘀膏,患肢行皮牵引重量5千克2个月,疼痛消失,患髋关节活动范围明显增大,X线片示股骨头囊性变区明显减少,扶双拐不持重行走,2个疗程后股骨头囊性变区密度均匀,股骨头关节面有修复,停药回家扶拐行走,半年后关节间隙稍窄,骨质均匀,左髋功能活动正常,上班工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