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伤寒论辨证的治疗方法

伤寒论辨证的治疗方法

时间:2023-04-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全书共分四篇:第一篇为中国汤液经方考究,是对仲景学术、经方研究的论文、资料;第二篇为伤寒论传真,是对《伤寒论》原文的注解;第三篇为金匮要略传真,是对《金匮要略》原文的注解;原文皆以明·赵开美复刻的宋本《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为蓝本;第四篇为伤寒约言录,是胡希恕先生早期对《伤寒论》的精辟论述。

历代对《伤寒论》的研讨极为重视,书刊汗牛充栋,百家争鸣,观点多歧,百花争妍,但概而述之不过两端:一者,以《内经》释《伤寒论》,认为张仲景是以《内经》撰《伤寒论》,即《伤寒论》是秉承《内经》理论,《伤寒论》的六经是《内经》经络脏腑、五运六气的概念;二者,以经方自成体系解《伤寒论》,认为《伤寒论》是经方理论体系的完整代表,即认为经方发展至《伤寒论》,形成了完整的、独特的辨证论治体系。本书试图阐明这一理论体系,即师承胡希恕先生研究成果并加考证、临床实践经验集成本书。

胡希恕先生,师承清末举人王祥徵研究《伤寒杂病论》的学术思想,通过一生的教学、临床实践,体悟了《伤寒杂病论》是具体独特的理论体系的经方理论体系。日本学者考察后,认为胡希恕先生“是具有独特理论体系的、著名的《伤寒论》研究者、经方家”。20世纪60年代胡希恕先生所作“伤寒的六经论治与八纲的关系”报告,《人民日报》给予了高度评价,被认为是“历代医家缺乏论述的难题”。胡老理论基础坚深,临床经验丰富,对仲景之学研究有素,有个人独到见解,又经我们长期体验,实感其学术价值可贵。为了适应我国中医教育事业和科研的需要及读者的要求,我们把胡老对经方的研究及临床经验整理成册,已陆续出版了《经方传真》、《经方传灯》、《张仲景用方解析》。这些书出版后深受国内外中医学界及中医爱好者厚爱并广为流传,书店已买不到,不少人相互复印,并来信、来电要求看到胡老对《伤寒杂病论》原著的研究,为此,我们整理了其教学和临床经验,并结合近几十年来有关研究、考证资料集成本书,定名为《中国汤液经方》(亦名《伤寒杂病论传真》),冀望读者读懂仲景原著,熟练、准确地掌握其方证,并明了张仲景是经方的杰出传人,《伤寒杂病论》是中医《神农本草经》、《汤液经法》医药学派,是有独特理论的经方理论体系。

本书主要内容,是对经方理论体系的探讨和考证。全书共分四篇:第一篇为中国汤液经方考究,是对仲景学术、经方研究的论文、资料;第二篇为伤寒论传真,是对《伤寒论》原文的注解;第三篇为金匮要略传真,是对《金匮要略》原文的注解;原文皆以明·赵开美复刻的宋本《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为蓝本;第四篇为伤寒约言录,是胡希恕先生早期对《伤寒论》的精辟论述。

本书旨在启迪读者,认识《伤寒杂病论》、仲景学说,是中国中医独特的经方理论体系,读懂原文,掌握经方的基本理论和方证,认识经方,学用经方,正确运用于临床,做一代经方传人,做到真正继承和弘扬祖国医学。

冯世纶

2004年1月20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